北非
1920年初,一個朋友告訴我說他前往突尼西亞辦事,問我是否願意陪他一起去。我立即表示同意。我們在3月出發,先到阿爾及爾。又沿海岸東行,抵達突尼西亞市,再南行到蘇薩;在蘇薩,我朋友和我分手去辦他的事去了。
我終於到了我夢寐以求的地方,一個非歐洲國家:這裡不說歐洲語言,佔上風的不是基督教觀念,居住著截然不同的種族,一種不同的歷史傳統和哲學在芸芸眾生臉上打上了印記。我常常從外部觀察一番歐洲人,觀察一番被一種幾乎是陌生的環境反映到他身上的他的形象。的確,我不懂阿拉伯語,深感遺憾;但是,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我在觀察本地人及其行為時就更加集中注意力。我在一家阿拉伯咖啡館常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聆聽我只字不懂的種種談話。不過,我仔細觀察本地人的手勢,尤其是他們的表情;我觀察他們和歐洲人說話時手勢的細微變化,因而學會了用或多或少有別於以往的眼光看待事物,並且瞭解了離開自己原有環境之後的白種人。
歐洲人目睹的東方人的文靜和冷漠,我覺得是一種面具,在這幅面具的後面,我感覺到了某種我所不能解釋的不安,某種躁動。奇怪的是,我一踏上摩爾人的這塊土地,就發覺有一種我自己無處索解的印象困擾著我:我一直想著,這兒的土地有股怪味。這是一股血腥氣味,似乎這兒的泥土裡都浸透了鮮血。這片狹長的土地,我驀地想到,已經承受過三種文明的衝擊:迦太基文明、羅馬文明以及基督教文明。技術時代對伊斯蘭教徒會發生什麼作用,還要拭目以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