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投機取巧之風,可說是與上海開埠以俱來,從外國人開始,萬里東遊的目的,不過是找個機會,撈它一票,然後回國去享受。上海土著本來就少,自中國各地而來的各色人等,同樣也是抱著淘金的希望,於是投機成風,形成上海工商業者的典型。開交易所是穩賺不賠的好生意,於是爭先恐後一窩蜂的來。投機者沒有穩固的基礎,尤乏健全的組織,首先是他們把投機賭博之風帶進交易所裡,買空賣空,越演越烈,接下來又發生了交易所太多太濫的畸形現象。
因此,到了民國十二年,上海湧起了空前未有的「信交風潮」,許多基礎不穩,投機過甚的交易所和信託公司,相繼倒閉,影響所及,拖垮了不少工商業者,同時更使不少持有他們股票的人,為之傾家蕩產。
經過了這一次「信交風潮」,經得起嚴格考驗,而屹立不動的,祇剩下物品、紗布、證券、金業、麵粉和雜糧交易所六家。這六家交易所的理事長,計為物品交易所虞洽卿,紗布交易所穆藕初,證券交易所張蔚如,麵粉交易所王一亭,金業交易所徐補蓀,雜糧交易所顧馨一。
杜月笙和他的智囊團,從民國十六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底定上海以後,便開始計劃如何打進這六大交易所,進而將之牢牢掌握。「商場如戰場」,經過將及十年的努力,歷經無數波譎詭秘的風浪,其結果,除了抗戰勝利後面粉、雜糧兩個交易所未曾恢復外,杜月笙可以說是全部達到目的,一概抓在手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