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心知箇中必有緣故,他當機立斷,馬上派人去調查,短短期間,便被他查出北洋政府的一大內幕。
民國十二年六月,直係軍閥攆走了黎元洪,組成「攝政內閣」,同年十月五日,曹錕以重賄當選總統,十三年十月廿六日,直奉兩系軍閥在榆關鏖戰正酣,直系大將馮玉祥乘機倒戈.自古北口迅速回師北京,發動北京政變,於是曹錕重蹈黎元洪命運,卽被推翻,且遭幽禁。廿七日,段祺瑞被「推舉」為國民軍大元師,掌握政權。
十一月廿四日,段祺瑞就任「臨時執政」,任命各部總長,以林建章長海軍,李思浩長財政,併兼鹽務署督辦。
李思浩在民國元年,還是鹽務署的一名科長,不久升任廳長,民五便以財政次長兼任鹽務署長,且曾代理財政總長,民國十三年他又度出長財政,仍兼鹽務,此人之飛黃騰達,扶搖直上,完全是受知於段祺瑞的緣故。
段祺瑞重行執政,李思浩再做馮婦,他們所面臨的一大難關,便是軍費龐大,外債紛雜,財政陷於極度困難。海軍方面,積欠薪餉為數頗夥,將士強索,鬧得海軍總司令杜錫珪無法應付,他爽性辭職,留在上海「養痾」,而把堂堂總司令一職,讓給楊樹莊。
因此,段祺瑞和李思浩,在山窮水盡,羅掘俱空之餘,千方百計,想給海軍籌付欠餉,終於他們獲得日本財閥三井的暗中協助,由日人中澤松男出面,每個月打出一張日人竊踞下的「大連政府」護照,向波斯採購紅土五百箱,由波斯運往上海銷售,資金由中澤松男墊付(實際上是三井公司拿的錢),販運鴉片所獲的利潤,則交由段祺瑞李思浩撥付海軍欠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