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5月,亨利二世和李·艾柯卡準備對美國的進口汽車發起一場反擊戰。曾被20世紀60年代初的福特獵鷹、雪佛蘭考威爾和普利茅斯勇敢者以及幾年後的野馬嚴重衝擊的國外汽車又呈現出了新氣象,1968年的銷量已經接近百萬。日本車的大量流入很容易看出,特別是在加利福尼亞的街道上,但進步之快最讓人吃驚的是大眾的甲殼蟲,它在年輕且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中越來越受歡迎。
大眾現象理所應當地引起了福特管理層的興趣。它代表著底特律汽車生產哲學的對立面。大眾沒有過人的車身設計,也沒有過人的馬力,實際上,它沒有任何可以抬高顧客身份的東西。它只滿足交通需要。對那些痛恨汽車(至少是痛恨底特律生產和銷售汽車的方式)的人來說,大眾是一個絕好的選擇。它的市場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急劇膨脹當然會令福特不安。自15年前進入美國以來,這種車型從未有過明顯的變化。變化的只是顧客。
身份不再是選擇汽車的主要因素,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它被便利所取代。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像大眾這樣的小型車不僅比美國車便宜,在擁擠的高速公路上也不會佔據那麼多的空間。另外,它們對環境的汙染也不像大型美國親戚們那樣嚴重。當汽車製造商們對汽車熱潮把年度新車銷量推到900萬輛以上歡欣鼓舞時,像邁阿密、菲尼克斯、丹佛,特別是洛杉磯這樣的一些曾經的田園城市卻看到紫褐色的烏雲聚集起來,永遠佔據了天空的一角。“煙霧”是當時的說法,但很快就會演變成“危機”。圍繞美國人對汽車的無辜之戀已經出現了一些社會問題,對關心這些問題的人,底特律並沒有給予回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