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的布袋明明已經被鎮將當眾燒燬了,但是,第二天他的杖頭卻依然挑著一隻布袋。是他重新縫製了一隻,還是原來就有備用品?可是,為什麼這隻布袋與原來的一模一樣呢?
奉化縣城中,有一座高高的石拱橋,橫臥在縣江之上,溝通著兩岸。布袋和尚時常光臨這裡,或歇腳,或觀景。若是夏季,他便夜臥橋頭,充分享受著江風的清涼。
那天,他又無所事事地站立在橋頭上,並且第一眼便又看到了陸生——另一個經常光臨石拱橋的人。不過,人家可不像布袋和尚那樣沒事閒逛蕩,人家可是來作畫的。可是,在老百姓眼裡,他還不如布袋和尚呢。
陸生是奉化城另一個奇人。他從孃胎裡落地之後,沒學會走路,就開始畫畫,畫魚畫鳥畫花草,畫山畫水畫風景,直畫得魚兒彷彿會游泳,小鳥好像會歌唱,花草似乎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謀寫一枝老竹賣,市中新筍賤如泥。
在那個動盪的歲月裡,畫餅不能充飢,畫在紙上的田園不會長出糧食。於是,他畫死爹孃——被這個敗家子活活氣死了,畫光了家產——都被他換成了顏料紙筆,畫得自己進了寺院——嶽林寺的當家師看他無家可歸,便慈悲收留了他。他雖然穿僧袍,卻不剃光頭;他住寺院的寮房,卻不打坐唸經,每日裡依舊畫他的畫——古時候,許多窮困潦倒的落魄書生都是這樣寄居在寺院裡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