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42節:勞武結合(4)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此外,武工隊和民兵在圍困敵人的活動中,又創造了“遊擊生產”的辦法,把據點周圍由於戰爭而荒廢了的土地全部種起來。在據點外面的民兵,遇到敵人出來,就拿起槍桿打仗;敵人不來,就拿起鋤頭種地。有些地區民兵還和群眾一起組成“打山合作社”,由民兵負責消滅危害莊稼的山豬。他們揹著武器整天在山頭上轉,敵人來了打擊敵人,山豬來了射擊山豬。第八分割槽有一個民兵中隊和變工隊組成的打山合作社,不久就打死十口大山豬,賣了六口,得的錢買了兩頭毛驢、三口母豬,又組織了一個冬季生產合作社。除掉經濟上的利益,更加重要的是民兵在打山豬的過程中練了兵,提高了射擊技術。

後來,民兵又在“敵後之敵後”創辦了遊擊合作社,把勞武結合的方法,推廣應用在游擊區、敵佔區的貿易和工礦業生產上。離石縣合作社幹部李秉庭,就在接敵區辦起一個遊擊合作社。這裡的環境十分惡劣,周圍一百多個村莊中,只剩三個沒有“維持”敵人。開始的時候,縣裡派李秉庭到石門堰敵據點周圍推銷土產,以後逐漸成立合作社,供應各種貨物。因為貨物的品種較多,價錢便宜,很受群眾擁護。

自從有了這個合作社,廣大群眾在日用品上就不再依靠敵人,逐漸割斷了跟敵人的經濟聯絡,並使群眾增加了打斷“維持”的鬥爭勇氣。在合作社的領導下,每逢敵人要糧要款,周圍十多個村莊就用拖延或少交的辦法對付。結果,使敵人在大武鎮據點設立的一個專門掠奪糧食的“合作社”也垮臺了。以後敵人曾用武力脅迫各村恢復“維持”,合作社就又領導群眾進行武裝鬥爭,帶領秘密民兵到石門堰周圍的山上監視敵人。敵人三次修碉堡計劃,都因受到他們的打擊而流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