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孫志遠還參加了軍區政工會議,聽取了聶司令員對冀中工作的指示。他手指地圖對我和孫志遠說:“你們就在平津路、平漢路、津浦路之間,南邊以滏陽河為界,搞冀中根據地吧!”
關於平原游擊戰,從戰史來看,在以往並不為人所重視,因為受地理條件限制,其範圍不能超出某些被限定的地域,不能突破山澤湖沼森林等地區廣泛活動。自“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要滅亡我全中國,奴役我全民族,進行最瘋狂、最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對中國進行了空前未有的浩劫,激起中華民族憤怒的火焰與政治的覺醒。為著自己的生存,為著全民族的解放,中國人民一致奮起,與日本帝國主義者和漢奸進行了英勇鬥爭。因此,凡是被敵人佔領的地區,不論山地還是平原,都同樣地開展著廣泛的民族自衛戰爭。游擊戰已經打破歷史的成例與地理條件的束縛,同樣在平原發揮其偉大作用,因為保持大部分的人力物力,不為敵人所利用,更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在抗日戰爭中,平原游擊戰的發展,就不僅可以成為事實,而且也是客觀環境的需要,超越了地域條件的拘束,必然產生的結果,決不是偶然的事情。對這一點,當時還是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但是在平原上堅持遊擊根據地,是否可能,就不是那麼明確了。在討論冀中工作的時候,大家也議論過在平原上開展游擊戰爭的困難性,平原上對具有機械化裝備的強敵作戰確實很困難。過去,由於我們黨的根據地大都建在山地,便以為只有在深山峻嶺才能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過分強調了地形的決定作用。聶司令員說:“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光靠山是不行的,首先要靠人民群眾,只要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援,不論是山地,還是平原,我們都可以牢牢地站住腳。人民群眾比山靠得住,廣泛的群眾基礎比地形靠得住。就說大山吧,如果山上沒有群眾,山路又很窄,敵人把山路一堵,我們根本不能堅持,不用說別的,吃的問題就沒辦法解決,沒有群眾供養我們,難道能吃石頭嘛!對於建設敵後根據地,首要的問題是發動群眾,得到人民群眾廣泛的支援,地形的作用還是比較次要的,而且也是可以改變的。我們晉察冀這塊根據地雖然發源於五台山,但我們不是有了五臺山,才有了這塊根據地,而是敵後的群眾支援我們,擁護我們,才使我們能夠得到這樣大的發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