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到了第二天,皇宮再次發生火災,,漢平帝劉衎在大火中身死之事傳遍了整個皇都。
諸多還未離開皇都的群臣們頓時譁然,議論紛紛,驚慌失措,焦慮不安。
漢平帝劉衎死的太突然了,突然的令人根本想不到,來不及做各種應對安排。
他們都在懷疑這場火災到底因何而起,為什麼漢平帝劉衎會這時候死,其中緣由是什麼?他們一致認為這絕對不是意外事件。
眾人在猜測的時候,第一矛頭指向了王莽,許多人都認為肯定是王莽下的毒手。
不過他們雖然懷疑是王莽乾的,但卻沒有一個人說出來。
現在的王莽威壓天下,權勢驚天,那些懷疑王莽的人怕一個不好會惹得王莽動怒,從而引來抄家滅族大禍。
王莽對於群臣露出的不安和焦慮狀態瞭然於胸,他聯合霍江海、衛宮寒、大司農、欽天監等大臣一起對群臣下令,召開朝會磋商皇宮大變之事。
皇都未央宮,群臣再次齊聚,他們三三兩兩結成一個小團體在議論著。
王莽讓人喊來了服侍漢平帝劉衎的近身太監,對著這個太監質問道:“昨夜到底是怎麼回事?陛下寢宮為何會起大火?陛下的龍體現在何處?你們為何不及時將陛下救出來?”
內侍太監答道:“王大人請息怒,昨夜陛下忽然降下聖旨,不讓咋家等人靠近半步,說是要靜一靜。咋家不敢抗旨不尊,於是離開了陛下寢宮。
當時大火突起,咋家等人第一時間前去救火,並且禁軍也第一時間趕到。只是當時火勢太大,禁軍們完全沒有辦法壓住火勢,因此陛下的龍體在大火中也已經付之一炬。”
“混賬!”王莽怒喝道:“你們乃陛下近侍,理當要照顧好陛下安危和起居,確保陛下龍體無憂。現在你們卻如此粗心大意,從而導致陛下遭難,其罪當誅。”
太監不敢答話,誠惶誠恐。
堂下有一位大臣冷哼一聲,站了出來。此人名叫李康,官居中山太守,是一方諸侯人物,內心偏向皇族正統,有心匡扶漢室,以前和八王爺劉平走的比較近。
自當先皇漢哀帝劉欣和王莽暗中聯合詐死隱退後,八王爺不知其中緣故,於是便徹底放權退居幕後,不敢再在朝堂上發表意見,對所有政事不聞不問。
這次漢平帝劉衎和先帝劉欣一樣毫無徵兆的突然暴死,八王爺心中大怒,非常想出頭查個究竟。
當然,他雖然很想查清具體緣由,但他卻不敢,因為他也認為這事肯定是王莽乾的,他不敢直接和王莽發生衝突,於是特地蠱惑了中山太守劉康站出來說話。
“你們事後在陛下寢宮可發現有什麼異常情況嗎?這次大火的緣由究竟是什麼?”李康對著太監質問著。
太監答道:“回李大人話,當時火勢太大,陛下寢宮大部分被燒燬。不過當時救火的禁軍們在陛下的寢宮當中發現了一個盒子,那個盒子雜家認識,原本是裝傳國玉璽的。但是盒子裡的玉璽不翼而飛,裡面只有一道聖旨。”
“哦?傳國玉璽不翼而飛?盒子裡有一道聖旨?那道聖旨在哪裡?”
“依舊在陛下寢宮,由眾多禁軍一起看守。”
“那你速速將那道聖旨取來讓我等一觀。”
“這....”內侍太監遲疑了一下,把目光放在了王莽身上,想請王莽示下。
此刻王莽貴為群臣之首,權傾天下,完全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天子。這個太監不敢在沒有得到王莽的許可下便徹底聽從李康的要求去取聖旨。
王莽微微點頭,示意太監可以去取聖旨。
太監得到王莽的首肯後這才急急忙忙離去,不敢耽擱片刻功夫。
中山抬手李康看到這個情況,他的眉頭跳了又跳,甚感窩火和憋屈。
當太監走後,欽天監嘆息道:“哎,天數,天數啊。這幾日代表陛下的紫微星一直黯淡無光搖搖欲墜,現在陛下果真遭劫,由此可見天數使然。”
王莽道:“就算天數使然,但陛下貴為天子,我想即便是陛下氣運偏弱,但也不應遭此大難,理當平和過渡才對。因此我估計這事必有蹊蹺,這場大火肯定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
並且當年先帝就是在大火中遭劫,現在陛下又在大火中遭劫,兩次情況如出一轍,若說其中沒有原因,我第一個不信。
我懷疑宮中定然有其他不安好心之人安排了刺客隱藏,因此我建議當速速封鎖皇宮所有出口,徹查皇宮所有宮女太監等人,務必要把每一個人的情況查個水落石出才好,要確保宮內不再有任何隱患和危險。”
霍江海皺眉道:“我看沒那麼容易吧?就算陛下是被人給故意加害的,但加害的人哪裡還敢留在皇宮?此刻我們去查詢,估計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用處了。”
“難道我們就什麼都不做嗎?”王莽青筋暴跳,厲聲大喝,似乎惱怒到了極點,宛如這事和他完全沒有干係。
其他群臣看到王莽這副模樣後情不自禁的狐疑了起來,猜測著是不是這事真的和王莽沒有關係?是不是自己先前猜錯了。
“王大人,事已至此,我們再惱怒也是無用。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要穩定軍心民心。還有,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們當速速重新推選一位新天子上位才是。”九卿大臣之一的廷尉大人張聖建議道。
“恩,張大人你所言不差。”王莽點頭應道:“重立天子之事是得要抓緊辦。好在陛下這事還未徹底傳遞出去,其他九州各郡的百姓和將士並不知道具體情況。陛下這事雖然發生的突然,但影響也不會很大。因此我認為等把陛下的事處理好了之後我們再來一起商議重立天子之事。”
張聖又問:“那以王大人您之高見,目前我們當推舉誰當天子才好?”
他這個問題乃是故意而為,為的就是要堵住王莽的口。他怕王莽會藉機稱帝,刻意拿這個話來堵死王莽所有稱帝的路。
只要王莽開口推舉某一個皇族後裔當天子,那麼也就意味著大漢皇族正統依舊存在,王莽還是沒有機會當天子,大漢氣運依舊延續不絕。
他這個問題一經丟擲,中山太守劉康便也急忙附和,生怕錯過了這個朝王莽發難的大好時機。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