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短暫的旅行

熱門小說推薦

第一天投宿名古屋,次日晚下榻木曾的福島,最後住在上諏訪。在上諏訪落腳的旅館,從窗子望出去,越過喜馬拉雅杉樹林,可以看到諏訪湖。

沿中央鐵路線作一次輕鬆的單獨旅行,是田澤輪香子的願望。從女子大學畢業後,曾想立即就作這次旅行,但因爸爸和媽媽都不答應,再加上連續舉行畢業同學的聚會,所以一直未能如願以償。

“一個人去?”

爸爸剛開始聽到這件事時,臉上現出不高興的神情。

“年輕姑娘獨自一人出門可不大好呢!”

爸爸是某政府部門的局長,每天晚上都回來得很晚,所以只能在早晨進行商量。而且這段時間也很緊張,往往是從機關來接爸爸上班的汽車正等在外面。

“媽媽怎麼說?”

其實爸爸早從媽媽那兒聽說了,卻總愛這樣講。由於每天都在外面耽擱得很晚,家中的一應事物都尊重母親的意見。

“媽媽說,只要爸爸同意。”輪香子答道。

“是嗎?我考慮一下。”

爸爸這樣說。他“考慮一下”的時間已經相當長了。

四月過去,進到五月,才好不容易同意了。

“輪香子很嚮往木曾路吧?”爸爸問道。

“老早就想去了。若是一個人自由行動的話,我就選定那條路線。”

“太自由行動了可不好辦。要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呀?”

看來爸爸已經答應了,輪香子準備什麼條件都接受。

“四天三宿,再多了不成。”

“好。”

時間是短了點,但只好如此了。

“下宿的旅館,由我來指定。怎麼樣?”

爸爸很胖,當上局長以後,白頭髮也多起來了。在輪香子看來,已經很有些派頭了。兩頰下垂,厚厚的嘴唇顯得窄小了。

“簡直象命令你們機關的人去出差!”

輪香子本來的打算是,隨遇而安,走到哪兒就在哪兒投宿。她心中悄悄地幻想著這樣一種情景:象過去的旅行者那樣,日暮而宿,住進隨處碰到的旅店。狹窄的房間,裱糊在粗樑上的棚頂被煙燻得漆黑,鋪的草蓆子已經陳舊發紅。店主夫婦坐在爐邊招待輪香子,從可伸縮的吊鉤上摘下鐵壺,沏上味道發澀的茶水。閒話的時候,後門被風拍著作響。

“一個人隨便住進什麼旅館,那可不行!”

聽到輪香子很不滿意,媽媽插嘴說:

“就照你爸爸說的那樣吧!若不然,就不准你去啦!”

在這種時候,媽媽比爸爸更有權威。爸爸把指定的投宿地點寫到便條上。

這便是名古屋、木曾福島、上諫訪。從東京直抵名古屋,回來時走中央線,只是在輪香子原來預定的這條路線上,沒有發生牴觸。

而輪香子真正明白爸爸的用心,則是在到達名古屋以後。

在特別快車二等車廂停靠的月臺上,站著兩個中年男子,全神貫注地看著下車的旅客。一看到輪香子,就謙恭地靠近前來。

“對不起,您是R省(此處的“省”,系日本政府裡的一個直屬機構,相當於我國政府裡的“部”)田澤局長的小姐嗎?”

兩個男子嘴角掛著和藹的微笑。

“是的,我是田澤。”

輪香子稍微有些驚慌地答道。其中一個男子立即接過她手中提著的旅行皮箱,雙手抱在懷裡。

他們講了各自的姓名,但輪香子沒有記住。在長長的站臺裡,其中一個在前面引路,徑直走了出去。車站外面,有輛汽車正等在那裡,儀表不俗的司機開啟車門,向她鞠了一躬。

旅館是一流的,安排給她的房間也很漂亮。陪到這裡的兩個男子送上名片,看到官銜才知道是縣(“縣”,日本的一級國家行政機構,相當於我國的“省”)政府的人。其中一個的頭髮已經稀疏。

“平素承蒙田澤局長關照。”

他們講著致謝的話,彷彿把輪香子當成了局長夫人。

“已經對旅館的人吩咐好了,請您放心休息吧。另外,聽說您已預定明天去木曾的福島,什麼時候啟程呢?”

從旅館樓上的窗戶望去,名古屋的燈火好象低處的海洋展現在眼前。輪香子沒有感到自由旅行的樂趣。回憶起來,曾經引起興致的,只有來此之前在東海道線上的那段旅途生活了。

旅館服務員抱來一隻垂著紅色緞帶的很大的水果筐。名片上印著輪香子聞所未聞的公司名字。

在木曾福島的歇宿也是這樣安排的。

這次,在能夠看到木曾川由低處流過的車站月臺上,並排站著三個堆滿謙恭笑容的中年紳士。

“接到田澤局長的聯絡,您下榻的旅館已經訂好了。”

他們請輪香子舒適地坐在正中,車子向沿著河岸的道路滑去。剛下火車的人流讓開了一條路,人們抬頭看著車子。輪香子在心中喊著:啊!我真想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

輪香子早就所人說過,即使在R省的局長中,爸爸也是聲望很高的局長。諒不會是爸爸存心向輪香子顯露其在地方的權勢吧!那麼,便一定是出於關懷女兒旅途住宿的愛護之情了。不過,這樣一來,輪香子倒好象被爸爸的手控制了各重要地點的自由。

來這裡的途中,有一個叫三留野的火車站,輪香子曾在那裡下車,乘站前陳舊的出租汽車去了一趟馬籠。這可以說是一次最大限度的自由了。因為並沒有“通知”該地,就連爸爸的措施也出現了漏洞。

舊中仙道那段穿過山口的杉樹路,馬籠村房頂鋪著石板的驛站,島崎藤村(島崎藤村(1872-1943)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之一,在日本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破戒》、《春》、《家》以及《黎明之前》等)的舊居,還有從妻籠到通往飯田的大平山口途中的茶館,以及在茶館裡眺望到的景象,這一路上飽覽的風光,總算使輪香子充分理解了島崎藤村作品裡描寫的這樣―個場面:“木曾路整個都在山裡。有的地方是一路峭壁的懸崖,有的地方是臨著幾十公尺深的木曾川的河岸,有的地方則是盤過山尾的峽谷入口。一條公路橫貫這個茂密的森林地帶。”

時令正值五月開初,略呈黑色的杉木森林裡透出了鮮嫩的新綠。在大平山口的茶館,觀賞了木曾峽谷和在初夏陽光下閃亮奔騰的木曾川。

鮮亮耀眼的白雲下面,籠罩在淡藍色之中的御嶽山的輪廓隱約可見。輪香子則是孤影隻身。

只有這一點是她得到的自由。晚上便情景迥異了,在嶄新漂亮、與東京毫無二致的旅館房間裡,照例是滿面謙恭勢容的人跪坐在對面。

“今天晚上,由我們中的一個人留在摟下的房間裡。請您放心安歇吧。”

輪香子吃驚地睜大了眼睛。

“哎呀,那可太過意不去了!”

“木。”對方是一副認真的面孔,“因為受到局長的委託。萬一小姐遇到什麼不便,我們就無法交待了。”

爸爸是不至於拜託到這種程度的。輪香子無論怎樣請求,對方都執意不肯聽從。

夜裡,熄燈以後,木曾川河水的聲音,猶如大雨傾盆一般響在枕邊。輪香子想到樓下躺著一位素不相識的人在關照著自己,心裡立時就感到很不是滋味,簡直難以入睡。

什麼地方好象正在舉行宴會,彈著民謠《木曾節》曲調的三絃聲不時地傳到耳際。懸著粗梁的黑色天棚,陳舊得發紅的草蓆子,爐中的火苗,這一切壓根兒就沒有見到。……

抵達上諏訪這裡以後也不例外。照樣有嘴角掛著安詳笑容的人前來迎接。儘管還是紅日當空,卻被立即帶到了諏訪湖邊的旅館。

這是一座西方格調的旅館,四周是整潔的草坪,草坪里長著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杉。除去略顯陳舊之外,確是高雅的建築式樣。聽說這座建築物是有來歷的,二次大戰前皇族們每每都在這裡下榻。

惟有旅館窗外的景緻很美。湖水碧波粼粼,湖心光影閃閃。湖面上游動著黑色的葉葉扁舟。湖對岸,房屋的尖頂疏落有致,依稀可辨;背景處山勢緩慢,間兩側綿延伸展開去。

“對面是岡谷鎮,那一帶是天龍川的匯合處。這邊是諏訪神社的上社,隔岸那片樹林是下社。一到冬天,湖水結凍,沿湖面的中心線就會出現著名的冰堤現象。不知尊意如何,我們陪您乘車奔那邊參觀一下吧?”

輪香子早就厭膩了,因而拒絕了這種滿面含笑提出的親切建議。

待到剩下輪香子自己時,她悄悄地向旅館女服務員打聽了一下。女服務員把有名的地方泛泛地做了介紹。當她問到附近有什麼別具一格的名勝時,女服務員略歪著頭想了一下,不太有把握地說:

“在去下諏訪的路上,有一座古代的小屋,若說別具一格,就是那兒了!”

“古代的小屋?”

“嗯。怎麼說呢,就象一座乞丐臨時搭的小窩棚。學校的學生什麼的,常常好奇地到那兒去。”

“噢,是考古學上的遺蹟呀!”輪香子明白了,“那一定是豎穴遺蹟了!要是建有小屋的話,是後來復原的吧?”

“嗯,大概,好象是那麼回事。”

輪香子產生了想去看看的念頭。

“離這兒不遠吧?”

“嗯,坐車大約要十分鐘。”

“那麼,就請你給我租輛車吧!”

室內桌子上,照舊放著送禮的水果筐。紅緞帶上綴著名片。名片上都是輪香子沒聽說過的公司招待所或營業所所長的名字。和在名古屋時一樣,輪香子準備把這些水果也送給旅館女服務員吃。

“您要的車來了。”

女服務員前來通知道。輪香子戴上鑲有花邊的手套,提起手提包,指著那隻很大的水果筐說:

“這個,請大家吃了吧!”

“啊?”

“沒關係的。我不需要這些。”

車子沿著公路向北開去。公路上行駛的公共汽車上,掛著“開往茅野”、“開往鹽尻”之類的標誌。輪香子喜歡在陌生的土地上觀賞從未見過的地名。路面上不時掀起陣陣白色的塵埃。

“小姐是第一次從東京來的吧?”司機兩眼注視著前方問道。

“是呀!”

輪香子望著兩旁逐漸減少的房屋答道。

“您也是研究考古學的嗎?”

“不,不是。只是好奇而已。”

司機煞費苦心地從一輛牛拉的貨車後面超了過去。向右轉了個彎,爬上一條很陡的小路。

一個村落立即出現在眼前,汽車就在那兒停下了。

“車子在這兒等您。從那條田間小路上去,小屋就在右邊。”

司機開啟車門,手裡拿著帽子指點方向。

“好。謝謝!”

那裡是一片不太高的丘陵,兩邊坡上是農田,一片低矮的樹林,枝頭開滿白色的小花。看上去好似梨花。

輪香子走近一看,與梨花雖相近似,花瓣卻略帶紅色。葉子也呈細長形狀。

而更美的是,樹枝繁茂的地方,一片翠綠,鮮嫩欲滴,小白花掛滿枝頭葉隙,粲若冬梅白桃。田地裡的小麥已經長到齊腰高了。

經過復原的豎穴遺蹟,就點綴在這片蔥綠的麥田之中。原始的人字形屋頂,上面鋪著茅草。輪香子穿過田間小路走到跟前。

輪香子這時才發覺,展現在面前的諏訪湖竟低得出人意料。上諏訪鎮、下諏訪鎮和岡谷鎮盡收眼底,一覽無遺。太陽已經開始西斜,湖面波光閃閃,刺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睛。

白色的遊覽船在湖中盪漾,導遊廣播和音樂聲隨風飄來。

輪香子凝視著這座人字形屋頂的小房,又讀了豎立在那裡的牌子上的說明。遠處只有彎腰在麥田裡幹活的農夫,附近除輪香子外再無他人。

這座上古時代小屋的旁邊,也長著低矮的樹木,滿枝頭的小白花彷彿就要擠落墜到地上。

小屋的入口敞開著,輪香子想觀賞一下內部。裡面很暗,雖然心裡感到有點緊張,她還是毅然邁步走了進去。屋內地面低於外部,這是豎穴的構造特徵。

從明亮的外部突然走到小屋裡面,只覺得眼前一片漆黑,渾身驟然感到一陣涼氣襲人。

裡面好象也掛著一個什麼東西,輪香子想看個究竟,等著眼睛習慣下來。這時,突然發現有個東西在黑暗的角落裡動了一下,輪香子嚇了一大跳。

是個野獸躺在那裡吧?輪香子禁不住就要大聲喊叫出來了。

“對不起。”

已經坐起來的對方先開了腔。輪香子以為是個乞丐或流浪漢,臉上一下子失去了血色,想要逃出去。這時,好容易才習慣下來的眼睛裡,出現了一個年輕人的黑影。剛才他好象是用一個鼓鼓囊囊的書包當作枕頭的。

“對不起。”對方又一次說道,“您是這裡的管理人員嗎?”

對面站起來的男子,看樣子有點惶恐,正急忙要把白色的帆布書包挎到肩上。

輪香子鬆了一口氣,繼而又感到有點過意不去。

“我不是管理人員。”她否認道,“只是一個參觀者。”

輪香子看到,這個男子突然放慢了自己的動作。在小屋入口處射進來的一窄條光線的反射下,他的面龐已經模糊可見。和聽到的聲音一致,他是個青年男子。

“這我就放心了。”青年說,“以前曾被管理人員狠狠地訓過一頓呢!”

“哎呀,這裡面不許進嗎?”

輪香子向四周環顧了一圈。

“不,我是躺在裡頭的。”青年輕輕地笑了,“不是在這兒。由這裡稍向南,有個叫茅野町的鎮子,那兒有一處尖石遺蹟的豎穴,是個很有名的地方。兩個星期前,我曾鑽進那座豎穴裡躺著,被發現了。”

“您有這樣的興趣……啊,您是從事考古學的吧?”青年講話開朗起來了,輪香子也不由得這樣向他發問道。

“也並不是在學習考古。與學問、興趣毫不相干,我只是喜歡到這些地方走走。”

眼睛已經習慣了小屋裡的昏暗,輪香子完全看清了對方的模樣。他頭戴登山帽,身著工作服,下穿扎住口的西服褲。一手裡提著書包。書包恰象鄉下小學生挎在肩上的那種。

喜歡象乞丐似地躺在這種地方,這究竟算一種什麼樣的情趣呢?輪香子心裡捉摸著,默默地站在那裡。

“我躺在這裡,讓您受驚了吧?”青年問。

“嗯。差點嚇得跑出去。”

“哎呀,真是……太對不起了!”

青年摘下登山帽,鞠了一躬。

“沒什麼。已經沒事了。”

輪香子點點頭,表示回敬。

“小姐是學習考古到這裡來參觀的嗎?”

“不。我來這兒只是出於好奇。”

“對不起,您是東京人吧?”

“是的。到諏訪來玩,別的沒什麼好看的地方,所以才好奇地到這裡來瞧瞧。”

“啊,這太好啦。怎麼樣,覺得涼了吧?”

“嗯,已經習慣了。剛踏進來的時候,覺得有點涼。”輪香子講了切身感受。

“與外面的氣溫差三度左右。不過若是冬天,卻比外頭暖和呢!”

青年用手指著地中央挖的坑,說:

“這是爐灶的遺蹟。那些上古時代的人們,就在這裡麵點上火,燒著用弓箭獵獲的野獸或湖中的魚,全家人一面吃一面歡快地說著話哩。”

“您對這些古代的事情很有興趣嗎?”

“不知為什麼,我喜歡古代人的生活。若不象我這樣睡上一夜的話,只憑看上一眼是不可能懂的。”

“睡一夜?”輪香子提高了聲音,“這麼說,您是從昨晚就住在這兒的羅!”

“不,不是昨晚。我是今天一大早從東京到這裡來的。”

“啊,您是東京人?”

這次輪到輪香子來問這句話了。

“嗯。因為今天是星期天,明天是節日。”

原來如此。輪香子也意識到了,這兩天是連休。從學校畢業後,對星期幾的感覺導經遲鈍了。

這麼說,這位青年是學生?不,著來不象學生。身上有一種很老練的穩重氣派。大半是已有工作的人了,而且還是剛剛參加工作的。

“您休假的時候,總是特意從東京到這種地方來躺躺嗎?”輪香子以略帶吃驚的口吻問道。

“不,不一定只限於躺躺。”青年的聲音裡略含著笑,然後提議說,“我們還是到外邊去吧!”

剛到小屋外面,光線異常耀眼。藍天和鮮綠更加分明。全身都暖洋洋的,輪香子知道這是從溫度略低的豎穴裡才出來的緣故。

來到外面產生的新印象,並不僅僅是自然景色。青年果然不是學生,估計大約有二十七、八歲的光景。雖然有帽沿遮著,仍能看出他是濃眉大眼,迎著陽光的面板倒並不很白。

青年以不無顧慮的目光凝視著輪香子。在她的經驗中,這不是那種需要慌忙躲開的視線,而是一種悠閒打量的眼神。

青年很自然地移開極線,把身體轉向復原的豎穴住宅。

“我們接著往下講。”他把手放到掛在肩上的很不講究的帆布包帶上,“躺在這個豎穴裡,有時會產生一種奇怪的錯覺呢!覺得自己好象是這個家庭的一員,別人都出去狩獵了,只有我留下來看家。”

輪香子笑了起來,但是從他的話外音裡,知道了一個情況。這句話,在小屋裡原本也可以講的。之所以要把她帶到外面來,是青年有意避開兩人單獨呆在圓形的昏暗住宅裡。和他保持一定距離站著的輪香子,很清楚他的用意。

“您是在做古代人的夢呢!”輪香子說。從應酬的觀點看,不能認為這句話優美而富有詩意。倘若想到那些使用石鏃工具、拿石刀剝動物皮的、半裸體的、毛茸茸的原始人形象,輪香子說他在做夢,已經是最大限度的禮貌了。

“也許是那樣。”對輪香子的這句客氣話,青年做了一個模稜兩可的回答,“我喜歡他們那種單純的生活,節假日裡常常到這些地方來消磨時間。當然,也去過一些尚未復原的豎穴遺蹟。”

“在那種地方您也能躺得下去嗎?”

“那都是露天的,所以不能過夜。只是坐下來仔細觀賞觀賞。”

“仍然是以一種家庭成員的心理……?”

聽到輪香子這句略帶玩笑的話,青年放聲笑了起來。

“並不總是那樣。畢竟是相隔三千年以後的外來訪問者了嘛。”

“這位訪問者,”輪香子稍微躊躇了一下,“厭倦了現代的城市生活,所以才跑到這兒來的吧?”

青年沒有馬上回答。輪香子感到有點後悔,本來以為青年會隨便回答一句的,不料他臉上明朗的笑容卻驀地消失了。帽遮的黑影下,眼裡好象掠過一絲不愉快的陰影。

面對這一出乎意料的反應,輪香子有點慌了。

“也許可以那麼說,”青年好象覺察到了她的情緒,以格外爽快的聲調說,“實際上也許是那樣的吧。不過,我這樣回答,您可能覺得有點刺耳吧。”

“不,我可沒有感到。”輪香子臉上泛起了紅暈。她那句話的本意並不是如此。當然,原本是想提出一個抽象的、有機敏用心的問題,但說出口的話卻顯得輕率而生硬了。輪香子真想罵自己一通。

“這麼大的規模,”為了趕快擺脫自己的這種心情,輪香子迅速改換了話題,“能住一家幾口人呢?”

“這個……大概五、六口人吧!”

青年的語調已經恢復了。

“這本是一座庶民的住房。這種豎穴,起初是建在近海的洪積高地上。後來逐漸伸入內地,仍舊建在這類高崗上。並不是一個、兩個,而是許多個聚集在一起。從這點來看,也許曾經組成過一個村落呢!”

“村落?那麼,該有過村長那樣的人吧?”

輪香子問得愈發不對路了。一旦受過挫傷的情緒,是不易馬上恢復的。

“豎穴遺址中沒有特別大的,從這點來看,大概還不曾出現過那樣有權的人。很可能是大家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青年說著。大約他發覺這不是對年輕女性該講的話吧,接著又說:

“對不起,小姐。我想到下面的鎮子去了。”

帽子下面的眼睛卻在徵詢輪香子的意見。

踏著青青麥田的小徑,青年在前,輪香子隨後。走著走著,她的目光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青年的背上。青年脫去了淺色的工作服,裹在襯衣下的肩膀很寬闊。

掛在肩上的帆布書包裡面不知裝著什麼,鼓鼓囊囊的。書包已經髒得有點發黑,蓋上象中學生那樣用墨水寫著T·O兩個大寫的羅馬字母。

T·O……輪香子漫不經心地考慮著這兩個縮寫字應該是什麼漢字。

走在前面的青年停住了腳步。因為這是一條下坡路,所以輪香子腳下一滑,無意中縮短了同他的間隔。

“好看吧?”

他所指的是,星屑般點綴在枝頭的無數小白花。這種花類似梨花,輪香子剛看到時,不知它叫什麼名字。

“在萬物吐綠的現在,正是花梨花盛開的季節。見到這種花,立刻就會想到:這是到諏訪啦!”

“您說是花梨?”

“啊,您不知道?”

青年的聲音越過長高的麥苗傳了過來。

“它在秋季成熟,也叫唐梨。個頭大,也很香,但果肉又澀又硬,不能生吃。在這一帶都是用糖泡過以後再賣。並不是太好吃的東西。”

輪香子感到這位青年對此地很熟悉。這恐怕正說明他常到這裡來。她想,要麼便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但這種事是不便發問的。剛才的那件事還留在記憶裡。

假如能發問的話,另外還有一件事。這位青年在什麼公司工作呢?正象他叫什麼名字,憑那兩個縮寫的字母便可以滿足一樣,對於他的職業也並非不想得到某種暗示。這是一位節假日裡常常逍遙自在地出去訪問古代人住居遺址的青年,如果可能的話,輪香子還想知道僱用著這種男子的公司的名字。

湖面已經平靜下來。透過村落房屋之間的空隙可以看到水平的湖水,坡下面有一段路與湖面是平行的。下到這條路上以後,青年便把身子轉向輪香子,手指搭在登山帽呈波浪形狀的帽沿上。

“啊,小姐,您直接回旅館吧?”他看著等候輪香子的汽車說,“再見吧,恕我失陪了。”

“哎呀,”輪香子不由得說道,“您如果去上諏訪的話,來搭一段車吧?”

“謝謝。”青年微微低頭表示謝意,“不過,我的方向剛好相反。因為我這會兒要順便到下諏訪去。”

“真遺憾。我還想聽您再給講講哪!”

輪香子看著青年潔白的牙齒說道。青年的臉上掛著穩重的笑容。

“這麼說,明天休息您也在這一帶參觀嘍?”

青年搖了搖頭。

“明天要到富山縣轉轉。”

“富山縣?”輪香子睜圓眼睛,吃驚地問。

“那裡有一處洞窟,在冰見那個地方。”

“那也是古代人的……?”

“對,住址。太遠了,也許要請一天假。”

青年的聲音很低,羞怯地苦笑了一下。輪香子吃驚得一時說不出話來。

司機打開了車門。

“再見!一路保重!”

輪香子從車窗裡揮著手。在車子向下滑完那段較陡的坡路之前,“古代人”跟在後面緩步而行,一直滿面含笑地舉著帽子。他肩上挎的白帆布書包,顯得格外地醒目。

可是,第二天早晨,輪香子又偶然地見到了那位青年的白書包。

書包的主人並沒有察覺。當時,輪香子正坐在上諏訪車站開往東京的上行火車裡等待發車。站臺上,乘下行列車的旅客正湧向天橋的樓梯口,在那些人群裡,她發現了那個白書包。

青年還是昨天的裝束,肩上挎著書包。然而,由側面望過去,他那登山帽下露出來的半張臉上,卻心事重重地緊鎖著眉頭,甚至使輪香子覺得似乎換了另外一個人。青年的表情陰鬱,沒有一絲歡樂的形跡。他那向前移動的寬闊肩頭,也顯得格外寂寞。儘管這是短暫的目擊,還是使輪香子從車窗探出了身子。

因為乘的是下行列車,說不定他正要搭信越線,到富山縣的洞窟去。

“一路平安,‘古代人’!”

輪香子在心裡默默祝福著。

田澤輪香子經過三天四宿的旅行,同到了東京。

傍晚到達新宿火車站,所以進家門的時候,殘陽還是在空中。

“呀,回來啦!完全是按計劃呢!”

輪香子進門後,回到自己的臥室。媽媽跟在後面說:

“我看時刻表啦!正是我估計的那次列車。累了吧。”

媽媽很新奇地打量著四天沒見面的輪香子。

“一切都是按計劃呢!”

輪香子坐到椅子上,伸開了雙腿。

“哎呀,怎麼啦?”

媽媽沒想到輪香子竟是滿臉不高興的樣子,所以只在眼角還剩著一絲微笑,表情疑惑地問道。

“不過,也太不自由了!”輪香子噘起了嘴巴。

“真是怪啦,什麼事呀?”

“爸爸指定的旅館,我都乖乖地住進去啦!可是,我並沒有答應讓那些人到車站去迎接,甚至還到旅館來,又探監似地送禮,又多管閒事的呀。”

“什麼探監送禮,不要講這種不好聽的話吧。”

媽媽皺了皺眉頭。媽媽長著一副白白的瓜子臉,無論發笑還是蹙眉,鼻子上都會聚起皺紋,因此,在輪香子的眼裡,媽媽也很叫人喜愛。

“那麼,給輪香子送禮品、前去迎接的,都是哪些人呀?”

“當地的政府官員,還有那些商人先生們唄。”

“噢。他們的名片你帶好了嗎?”

“在手提包裡呢。”

媽媽拉開輪香子放在桌子上的白色手提包,取出十幾張名片,逐張看了一遍。

“這些名片,得給爸爸看看呢!”說著插進了腰帶裡,“這不很好嘛!因為想著你是單獨旅行,爸爸才給你預訂旅館的。迎接呀,送禮物呀,那是對方的好意嘛。”

作為中央官吏,爸爸的權勢甚至伸展到了鄉間。看來媽媽對此頗為滿意,鼻子上的皺紋變成了發笑時的模樣。

“又不是皇親國戚什麼的,我討厭那樣!所以,等爸爸回來,我要好好發通牢騷。好不容易出去高興地玩玩,卻一點自由都沒享受到。”

“算啦,不要講這些事吧!”媽媽高興地安撫著輪香子,“看在爸爸的面子上,大家對輪香子也都不錯。這不挺好嗎!”

“我可討厭那個樣子。”

由於媽媽情不自禁地道出了其中的奧妙,輪香子講話的語調便有點激動了。

“處在媽媽的地位,看來是不會理解的。我當面跟爸爸去講。”

“好了,好了。明白啦。”

媽媽好象對輪香子的氣勢洶洶無可奈何,苦笑著要走出去。

“啊,媽媽。給您帶來的特產。”

輪香子把放在另一把椅子上的四方形紙包遞給媽媽,說了一聲:“給您。”

“謝謝。這是什麼?”

“糖泡花梨,諏訪的特產。”

“啊,花梨呀。”

媽媽知道花梨。

“媽媽,您知道呀?我以前可不曉得。”

“以前曾經收到過,所以我才知道的。”

“不過,花梨的花,您沒見過吧?”媽媽搖搖頭說不知道。

“那是一種非常可愛的白花呢!整個樹上都開滿了。”

“噢,你見到了?現在正在開花?”

“嗯。襯著嫩綠,可漂亮啦!”

輪香子口裡說著,眼前浮現出走在綠油油麥田小路上的前面那位青年的身影。肩上挎著有些發髒的帆布書包,高高的背影,突然停住腳步轉向輪香子,讓她看那雪白的花朵。

——啊,不知道?

從長高了的麥苗上傳過來的聲音很爽朗,青年微笑著的側影,在斜射的光線下顯得異常分明,麥田下方,泛著銀光的湖水展現在眼前……

1

看到輪香子的情緒忽然又好起來,媽媽高興得眯起了眼睛。

“嗯。那只是在看到花梨花和豎穴遺蹟的時候。”

“豎穴?”

輪香子對這一話題突然緘口不語了。

“輪香子對這次旅行好象很不滿意呀。”

爸爸來到輪香子的房間。這照例是在繁忙的上班前的時間,從機關來接爸爸的車子正等在外邊。

“昨晚從你媽媽那兒聽說,你要對我發發牢騷?”

發胖的爸爸勉勉強強坐進椅子裡,臉上掛滿了笑容。那是一把別緻的、平時專供朋友們坐的椅子。

“嗯,太煩人啦!每個車站都讓人來接,每個旅館都有人來給予多餘的關照,一點也沒有單獨旅行的樂趣!”

輪香子正準備進行鋼琴的早課練習,剛好在查樂譜,因此衝爸爸說話的時候,手裡還拿著樂譜本。

“那可沒辦法,對方是考慮到我才這樣做的,因為我事前請他們給安排旅館了嘛。”

爸爸銜起香菸,低頭打著了打火機。

“可是,我雖然是爸爸的女兒,與機關的工作卻毫無牽涉呀!那些素不相識的人,以各種形態出現在眼前,又是一道坐進去旅館的車子,又是挨個打聽我的日程安排,還來送禮物什麼的,真叫人心裡不舒服。我所向往的自由旅行的樂趣,一點也沒有嘗受到,倒好象處處被限制了自由呢!”

“這是我的不是了!”爸爸吐著藍色的煙霧,安詳地接受了女兒的抗議。“不過,因為你是一個年輕女孩子,又單獨出門嘛!只有旅館是預先指定的,但地方上出力幫忙的人也和我一樣,都是出於同樣的心情。切不可誤會了他們的好意。”

“不,地方上的人。”看到爸爸吸的菸灰長得快要落掉了,輪香子用一張紙代替菸灰缸去接了下來,“不是岀於對我的關心,而是在向爸爸獻殷勤吧。”

聽到這裡,爸爸臉上不高興了。

“好啦,事實並不是那麼回事。要是全然不知道你都去了哪些地方,連我也放心不下呢!儘管你對缺少單獨旅行的自由很惱火,但總比在陌生的異地碰到三長兩短要好得多。象你這樣的年紀,往往會產生夢幻般的冒險心理哩。”

爸爸的語氣裡,似乎滲透出一種在機關裡說服下屬時的口吻。這在對媽媽說話的時候也常出現。雖說輪香子很喜歡爸爸,但在給人這種感覺的一瞬間,卻對爸爸很討厭。輪香子沒有做聲。

因為輪香子沉默不語,爸爸大約以為女兒已經想通了,看了看手錶,從椅子上站起身來。

“啊,對了,謝謝你帶回來的特產。”爸爸離開女兒房間的時候說,“聽說花梨的花很漂亮?”

爸爸可能昨天夜裡從媽媽那兒聽到了這件事。

“嗯。”

“好,那很好嘛!”

因為剛才是把輪香子的不滿作為很不是滋味的話來聽的,所以爸爸這會兒好象鬆了一口氣,又用心周到地單單提起這件事。

“你帶回來的糖泡特產,對不起,可並不怎麼好吃呢!”

當時的“古代人”也是這麼說的。然而,輪香子買來這種土產品的花梨,實系出於對那小小白花的珍惜之情。正是那些背後映襯著蔚藍天空和碧綠湖水的小小白花,曾使一位青年仁立良久。

媽媽探頭瞧了一下,催促爸爸趕快去乘車。

輪香子接到了朋友打來的電話。

“小香子,這個星期天到郊外去玩玩吧?”

電話是佐佐木和子打來的,她是同輪香子一道從女子大學畢業的同學。與輪香子不一樣,她已經找到工作上班了。

“郊外?哪兒呀?”

“深大寺。知道嗎?”

“啊,只知道名字。”

“去吧!剛好在武藏野,一片翠綠,可美啦!你若沒去過,我無論如何想和你搭伴去一次。”

要是“一片翠綠”的話,在諏訪已經看過了。在歸途的火車上,透過車窗看到,從富士見到信濃境一帶,樹林甚至迫近車廂,把旅客的臉都映綠了。輪香子心裡特別珍重這一印象。

“可也是呢……”

輪香子在電話裡有點遲疑。

“好嗎,去吧!我是把確定和你一塊去作為一種樂趣呢!我早先去過一次,這回想給你當嚮導哩。”

佐佐木和子的聲音更起勁了。輪香子於是便答應了下來。

這是一座古老的寺院。

山門以稻草葺頂,據說是公元十六世紀桃山時代的建築。大屋頂的正殿,以及旁邊石階頂端的小殿堂,都已經陳舊得有些發烏。然而,大約是因為周圍林立著蔥綠的樹木,使這種發黑的顏色顯得愈發莊重。

寺院坐落在武藏野內,使人想到它很有來歷,似乎感到這裡也栽種著《萬葉集》(《萬葉集》,系日本現存最古的一套日本式詩歌集,共二十卷,內收各種體裁的詩歌四千五百首,跨越的時間為自仁德天皇(公元313年即位)時代至淳仁天皇(公元758年即位)天平寶宇三年(公元759年)止,共約四、五百年。)中所描寫過的植物。通往山門的路上是一片杉樹林,看上去佛殿屋頂的上方宛如密林一般交織著濃密的枝葉。

四周一片寂靜。從市中心乘汽車行駛一個小時,竟然還保留著這樣的場所,輪香子對此感到很是吃驚。

“怎麼樣,不錯吧?”佐佐木和子說。這時,她倆已經走下寺院的石頭臺階,正朝丁冬作響的小瀑布走去。那個瀑布也是地下湧出的泉水形成的。

“這一趟來得有價值。”

輪香子對這位小巧玲瓏的樂天派朋友講了真實的感受。

三個小孩正湊在一塊把手伸進瀑布落下的水裡,嘴上嚷著水簡直和冰一樣涼。

與在信州見到的嫩綠不同,這裡的蔥綠卻顯得幽靜、肅穆,彷彿要把人吞沒似的。

“這裡的蕎麵條可有名呢!怎麼樣,吃不?”

山門前面,有二、三家鋪子,都掛著“名品、深大寺蕎麵”的招牌。這些具有田園風味的小吃店,與深大寺的環境十分協調。

“好吧。”輪香子表示贊成。

“填飽了肚子,再到三鷹天文臺那邊去看看。那條路也好玩著呢!會讓人產生一種真正來到武藏野的感覺。”

佐佐木和子說自己以前去過,很想帶輪香子去轉轉。這位朋友在學校時就很喜歡輪香子。

蕎麵店前擺著稻草編的馬和不倒翁等等。剛要進店的時候,佐佐木和子說:

“哎喲,還有虹鱒魚呢!”

她是看到了招牌上寫著的這幾個字。

“真稀罕呀,要是有虹鱒魚的菜,我也想吃呢。”輪香子也想嘗一嘗。

“好,我去問一下。”佐佐木和子進到裡面和一位大師傅講了起來。

輪香子原地站著,等候佐佐木和子交涉成功。她無意中朝山門方向望去,看到一對男女從古老的建築物下鑽出來,正沿石頭臺階往下走著。儀表不俗的男子身穿西裝,身段苗條的女方則是合體的白色和服,這是輪香子眼裡一瞬間捕捉到的印象。因為明顯地把視線投過去,未免太不禮貌了。

等她把視線重新轉向蕎麵店時,佐佐木和子剛好笑嘻嘻地從裡面走出來。

“大師傅說,當場把虹鱒魚做成菜,讓我們看看。”

“是嗎?真想看看呢。”輪香子也微微地笑了。

“大師傅說啦,叫我們轉到店後面去。走吧!”

店的旁邊,同樣利用湧出的地下水鎮著汽水和啤酒瓶子。顧客坐的椅子也都很簡樸。穿過那裡,從覆滿樹葉和草木的斜坡小路走下去,底下有一條小溪潺潺流過。

店主人只穿一件襯衣,正在等著她倆,他用手指著浸在溪流裡的四方形木箱子說:

“虹鱒魚就在這裡邊,馬上取出來,就地做成菜。”

大師傅彎下腰,把胳膊伸到箱子裡。手出來的時候,抓著一條活蹦亂跳的鮮魚。魚脊漆黑,上面有一條好象用紅鉛筆劃的線條。

“提起虹鱒魚,在整個東京來說,只有這裡能養活。”

一放到事先準備好的菜板上,那條魚便乖乖地動也不動了。

“水質要中性,水溫也要和這裡的差不多,否則就活不成。所以,這裡的泉水最適合養虹鱒魚。東京市內的百貨公司千方百計、煞費苦心地想要養虹鱒魚,可是就這一手怎麼也辦不成咧!”

大師傅一面解釋,一面動著刀子。

“哎呀,怎麼連蹦也不蹦呢?”佐佐木和子低頭瞧著說。

“是啊,和鯉魚一樣,這傢伙一上菜板可乖啦!”

周圍全是草木的芳香,身旁那條溪水一直潺潺作響。水流的盡頭,是茂密的杉樹林。

遠處的灌木叢傳出了響動。正在看魚的輪香子抬起眼睛,漫不經心地朝那邊望了望。

分開草叢和樹枝,“西裝”和“白色和服”正順著斜坡朝這裡走下來。

輪香子心想,噢,原來就是剛才走出山門的那兩位呀!就在這會工夫,她看到了從茂密樹叢後頭露出來的男人面孔,口裡差點喊出聲來。

他不是別人,正是胡亂躺在諏訪豎穴遺蹟裡的那位“古代人”!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