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譯序
駱冬青
11歲的少年。聯邦調查局。黑手黨。
這三個“關鍵詞”放在一起就足以構成一個具有巨大反差和懸念的故事,但是要使三者之間形成合乎情理的關係與衝突並非易事。本書作者格里森姆不愧為此中高手。他在“聯邦調查局”與“黑手黨”這兩個堪稱龐然大物的“山頭”之間,巧妙地拉扯起一道凌空飛越的細線,以一個偶然事件迫使11歲的少年馬克走上這一兇險而又艱難的“生命線”,忽而搖搖欲墜、險象環生、玄乎其懸;忽而履險如夷、逢凶化吉、悠哉遊哉,令人乍驚還喜,心意怦然,得到一種特殊的審美快感。
“走鋼絲”式的“文學雜技”也談得上“審美”嗎?對於《終極證人》這樣的流行小說,人們也許要發出藝術上的疑問。確實,流行本身表明著對傳播的廣度的追求而不是交流的深度的探索。但是,由於往昔的文藝作品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經過無數人的咀嚼而失去了滋味,所謂“李杜詩篇百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的現象在中外文藝史上都不鮮見,所以,純文學作品往往更著重於對新的內容與形式的探求,被創新的鞭子驅趕著前行。而通俗、流行的文藝作品卻非但不憚於,而且樂於利用已被純文學拋棄的一些內容和形式,使作品能夠順利地進入讀者固有的審美規範,避免了純文學的創新所帶來的審美障礙而為讀者喜聞樂見。換句話說,純文學既往的成就“下降”到大眾文學之中,成為流行文學的重要資源。正因如此,《終極證人》帶給我們的審美快感中,更多的是我們久已熟悉的一些東西,不同的只是變換了新的人物與事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