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作者序(第三部分)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此同時,寫作此書的背景也包括一些思索:關於人們的道德判斷,以及關於我們每個人所作所為的歷史意義。對許多我的同輩來說,他們為哪一邊作戰,全是由機運決定。他們的角色經常唐突對換:死忠的法西斯分子會變成游擊隊員,反之亦然。不管他們是為哪一邊作戰,他們都殺人,也都被人殺。唯有死亡才能讓他們的政治選擇凝止不變。(帕維瑟寫出這種情境了:「每一位罹難者和每一位倖存者都很相像;罹難者問倖存者,憑什麼是我死你活?」,《丘上之屋》(Lacasaincollina)的最後一頁如此寫道。當時帕維瑟正夾在兩種情緒之間:他一方面懊悔自己沒有加入戰鬥,另一方面又想真誠辯解自己為何拒絕加入。)

看哪:我已經發現鋪陳這篇序文的方法。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在戰爭結束之後,我企圖描述第一人稱的游擊隊經驗,或描寫一名肖似我自己的主人翁。我寫了一些短篇小說,有些加以發表了,另一些則丟進字紙簍。我的寫作進度很笨拙。我一直沒有辦法徹底鎮伏多愁善感與道德主義的激情。總是有些地方出了差錯。對我來說,我的個人史看來是卑微的、低賤的。有些事物對我而言極其重要──而我在面對這些事物的時候,心裡滿是矛盾情緒,顧忌再三。我開始撰寫不一樣的小說,故事裡不再有我自己出現,此後一切順利:語言、韻律、形貌都精準而有效率。我越將小說寫得客觀、無我,這樣的小說就越能取悅我自己──以及別人。我將這些小說帶給給同行人士,他們都是我在戰後早期所認識的文友──米蘭的維多利尼、都靈的金芝柏(注20)──他們看了這些小說之後,都不再有負面意見。於是我終於知道,小說只要越無我、越客觀,就越是屬於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