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部 第3節 對話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精神研究每時每刻都帶來滿足,

就像一支箭徑直飛向它的目標--

每一個瞬間都是珍貴的,愉悅的。

我覺得自己如一隻關在籠中的鳥

只有一個想法:給精神以空間!

馬丁格第一次的喜馬拉雅山之行,並非空手而行,巴斯德學院的勒布瓦耶博士有事相托。巴斯德學院的勒布瓦耶博士長期資助一位喜馬拉雅山的精神大師,恰好有一筆錢帶給那位大師。那位喜馬拉雅山大師叫康玉爾,是一位著名的仁波欽(活佛),幾年前才顛沛流離到了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大吉嶺。康玉爾仁波欽生活在貧困中,和家人住在大吉嶺一間小木屋裡。小木屋家徒四壁,幾乎可以說沒什麼生活設施,但卻填滿了大師所帶來的全部的書籍。馬丁格乘法航非常便宜的飛機飛往達德里,大師的兒子來德里領取這筆資助金。如果不是有這個小小的任務,如果不是大師的兒子來取這筆資助金,馬丁格首次的喜馬拉雅山之行幾乎就是盲目的。康玉爾仁波欽的兒子把馬丁格帶到了大吉嶺。

“大吉嶺”本是藏語,由“霹靂”和“地方”兩個意思合併而成,翻成漢語就是“金剛之洲”之意。大吉嶺是西藏、尼泊爾、不丹、錫金和孟加拉的混居之地,歷史上很長時間沒有明確行政劃分,到1861年才由英國殖民者把其劃為印度。大吉嶺雖然各種文化錯綜,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但最多的還是佛教寺廟。佛教寺廟大多散落在山嶺上,絳紅色喇嘛幾乎是雪山下的天然景色。著名的布提亞布斯提寺在干城章嘉巨大的雪峰下雖然如玩具般小巧,卻儲存著一套世界上最完整的《西藏度亡經》。《西藏度亡經》是藏傳佛教對西方思想界影響最深也最讓人著迷的一部經典,因它向全人類宣佈:死亡並不是一切的結束,而是覺醒的開始;人停止呼吸的瞬間之後會看到一道光明,這道光無色無味,是一條超越生死的精神之流,是生命的本質;彌留之際的人融入這道光,將使死者不知道自己是生是死,使他死後仍可以看得到家人,聽得到他們的哭泣,所以通常家人不要哭,因為哭只會使死者的神志糊塗;要讓死者延著光繼續存在,直到成為另一個生命……年輕的馬丁格對此多少有所耳聞,不僅如此,馬丁格還知道差不多就在一年前,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也宣稱發現了“生命之光”。哈佛的教授們研究分析了“生命之光”的意義,他們的描述與《西藏度亡經》中描述的生命的“那道光”幾乎完全一致。哈佛科學家承認這是一種非物質研究,人體的生命之光甚至可能不以分子或原子形式存在,但它們又是存在的!馬丁格在布提亞布斯提寺見到了《西藏度亡經》,在寺中長時間留戀,對“生命之光”充滿了好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