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落盡,天梯消逝。我回到臺中的中興大學,履行我回原校服務三年之約。家已搬去臺北,所以我每週二由臺北乘早上七點開的光華號火車去臺中,週五晚上六點搭乘自強號由臺中回臺北。星期六上午在臺大教研究所的“高階英文”課。有兩天時間靠一位女傭協助,努力作一個家庭主婦,住在父母家對面,共享一個巷院,一切都在呼應範圍之內。但是父母已經七十多歲了,我的三個兒子都進了青少年階段,我每星期二早上五點多鐘起床,準備家人早餐,再去趕火車。內心萬千的牽掛,有時天上尚見下弦殘月,我離家時真是一步三回頭——最初只是踐約,漸漸地,我回到臺北,也會牽掛臺中那一間小樓裡的系務了。
中興大學外文系的成立是我多年夢想的實現,在林致平、湯惠蓀、劉道元三位校長任內,我都不停地以一個教員的力量在推動。作為中部唯一的國立大學,總應該有文學院,文學院設立後先成立了中文系和歷史系,外文系最困難的是師資。那時全臺灣合格的外文系教授人數不多,英美文學博士仍是“貴重金屬”,漸漸有少數學成歸國的,到了臺北就被臺大、師大、政大、淡江、輔仁等校留住了,不願到“外縣市”去。同在臺中的東海和靜宜有他們自己的修會師資來源,國立大學有較嚴的資格限制。這個問題就是理想與現實的最大差異之處,我在過去那些年,侈言文學教育的重要時,並未預想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