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稱為奇緣,在中興大學任教期間,我曾在當時位於臺中縣霧峰鄉北溝的故宮博物院兼差六年。
一九五九年剛過完春節的時候,電話響了,有位武漢大學的黎子王學長任職故宮博物院,急需一位秘書,他們把校友會名冊翻來翻去,符合外文系畢業,家住臺中,又加上剛接受傅爾布萊特交換計劃進修回來,我似乎是最佳人選了。
當時我除了誠惶誠恐地備課上課,家中尚有三個念小學、幼兒園的孩子,怎麼可能再去霧峰鄉的北溝上班?黎學長說,我只需把中、英互譯,公事檔案會派人送到家裡,做好來取,不用天天到北溝。他的口氣不像商量,倒像派令,而且工作方式也定好了,由不得我說“不”。
這份工作為我帶來新的視野。為了要做出一件件文物的資料,我必須向專家請教藝術方面的問題,比如向莊嚴、譚旦問及那志良先生等請益;我研讀相關文獻、做筆記,問他們各種問題,自己也意外地得到很多收穫。當年,為了熟記重要資料,一手抱幼兒一面猛背著名的窯名與特色的情景,如在眼前。
除了文書翻譯,遇到邦交國元首到故宮參觀,有時我也必須到現場口譯。其中,最難忘的是曾任外交部長的葉公超先生陪伊朗國王和泰國國王來訪的那兩次,我近距離地與他們接觸,留下深刻印象。
葉先生和汪公紀先生是老師輩,他常常側著頭問我:“那個東西英文叫作什麼?”簡直就是考我。他的性格使我不敢怠慢,他一問,我就趕快回應他。那時的主任委員是孔德成先生。最資深的莊嚴先生指教我最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