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祖父裴信丞是漢人,外祖母是蒙古人,住在距我家二十里外的小鎮新臺子。外祖父是位富紳,家裡開了磨坊,田產很多。一九○四年,他陪一位縣督學蔣先生到“范家屯小學”視察,對小西山村來的齊氏兄弟齊世長(世英的二堂哥)和齊世英印象深刻:兩人立志升學,長大了要報效國家。那天,在修身(公民)課上,他們聽見身量瘦小的齊世英問老師,為什麼日本人和俄國人(日俄戰爭,一九0四~一九0五年)在我的家鄉打仗?他小時上私塾時,看到南山頭的炮戰,俄國人跑了,日本人得勝,停戰之前日軍曾在我家莊院駐留一兩個月,直到我祖父派人回來。幾年後,裴家與蔣家托地方上體面人士來提親;蔣督學的女兒和我二伯父同歲,裴家小姐毓貞與我父親同齡,在容貌上可說都是俊男美女,家世亦門當戶對,雙方家長同意就訂了婚。那時我父親與二伯父已去瀋陽念中學,沒有表示意見的機會。暑假中,我父隨家中長輩到新臺子鎮去,說想看看裴家莊院種的東北稀有的葡萄樹,就看到我十四歲的母親。她對那見過一面的未婚夫印象不錯,覺得比嫁給鄉下丈夫好太多了,大約有一些美夢,想的只有美好的一面,從此對外面世界也有相當憧憬。
我父親自幼年受二伯父的影響最大。二伯父比他大四歲,充滿了新思想。辛亥革命的訊息傳到瀋陽,他就剪了辮子,九歲的弟弟很羨慕,也自己剪了辮子。他跟著哥哥去總督府前參加請願開國會,跪了好幾個鐘頭。初中的時候,因為不滿學校的課程,兩兄弟私自到天津考上英國教會辦的新學書院,之後又赴日求學。我父親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官費,進東京一高,一年後分發到金澤第四高等學校。就在十九歲那年暑假,家中召他回去娶媳婦——祖母生病,家中需人持家。父親不肯回去,祖父請一位堂叔專程去日本說服他回家,或者是把他捉回家。我父親一直到老了還跟我們講,那時若要他結婚,他有幾個條件,第一,不要跪拜、不穿紅衣、臉不蓋紅布,他要騎馬,不坐轎。第二,他要把娶了的媳婦帶到外國,跟他一起讀書。如果答應,他就回來;如果不答應,他就不回來,家裡都答應了。等他回家,除了讓他騎馬之外,其他全按老傳統辦。他一個月後就又去日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