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9年開始,我們做了一個對中國男同性戀的研究,幾經波折,終於得到了對於一個研究者來說圓滿的結果——發表了研究報告,並且寫了一本書,叫做《他們的世界》。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有一些顯著的缺點,也有一些顯著的優點。優點在於首次發現了在中國大陸也存在著廣泛的男同性戀人群體,並且存在著一種同性戀文化——我們說的文化是文化人類學意義上的,指一個群體內全體成員共有的資訊,具體來說,指關於同性戀活動場所、相互辨認的方式、綽號、圈子內的規範等知識。我們對這種文化做了比較細緻的調查,
描述了其內容。這是一種科學上的發現。
這本書的缺點在於沒有按統計學的要求來抽樣,故而所得的結果不能做定量的推論。我們的調查物件都是性格外向的勇敢分子,他們只是全部同性戀者中的一部分,其他人的情形是他們轉述的,所以由此得到的結論可能會多少有些偏差。
一些人帶有固定的同性戀傾向,不管他知不知道有同性戀這件事,或者是否經歷過同性戀行為,這種傾向始終存在。因為有了這種傾向,一旦他開始同性戀行為,就不能或者很難矯正過來。而沒有這種傾向的人,可能會在青少年時期涉及同性戀活動,等到成年以後,卻會發生變化,憎惡這種活動。現在看來,這種傾向很可能是遺傳的,或者說是先天的。但也有可能是在童年養成的——我們發現它和初次性經歷有很大關係。一件有趣的事是,世界各地的人,不論其種族、文化、宗教,都有一定比例的人帶有這種傾向。我們說的同性戀者,就是指這樣的人。現有的資料說明,終身的絕對男同性戀者佔男性人口的1%到10%,我們的研究證實了這種說法。僅從我們發現同性戀人群的規模來看,肯定超過了男性人口的1%,但是到底有多少,卻無法確知。假如你有個孩子慣用左手,你可以禁止他用左手寫字、用左手拿筷子,但是他的左手畢竟是較靈活的手。這種情形和同性戀的情形是一樣的。一個有同性戀傾向的人可能沒有機會經歷同性之間的性生活,但是他始終渴望這種性生活。我們的觀點是:應該把這種現象當作自然現象來看,雖然它的形成過程可能與童年的生活環境這類社會文化因素有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