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曼串門訪友,路名和門牌號都沒有用,誰也不記,只記得哪個小區,什麼樣的房子。要寄信,就寄郵政信箱。這種隨意狀態,與阿拉伯人的性格有關。
但這樣一來,我們要去訪問蒯先生家,只能請他自己過來帶路了。他家在安曼三圓環的使館區,汽車上坡、下坡繞了很多彎,蒯先生說聲"到了",我和陳魯豫剛下車,就看到一位紅衣女子迎過來,她就是蒯太太,本名杜美如,誰也無法想象她已經七十一歲高齡。
他們住在二層樓的一套老式公寓裡,確實非常樸素,就像任何地方依舊在外忙碌的中國老人的住所,但抬頭一看,到處懸掛著的書畫都是大家名作。會客室裡已安排了好幾盤糕點,而斟出來的卻是阿拉伯茶。
杜美如女士熱情健談,陳魯豫叫她一聲阿姨,她一高興,話匣子就關不住了。她在上海出生,到二十歲才離開,我問她住在上海杜家哪一處房子裡,她取出一張照片仔細指點,我一看,是現在上海錦江飯店貴賓樓第七層靠東邊的那一套。正好陳魯豫也出生在上海,於是三人交談中就夾雜著大量上海話。我們感興趣的,當然是早年她與父親生活的一些情況;她感興趣的,是五十年不講的上海話今天可以死灰復燃,曼延半天。
以下是她的一些談話片斷,現在很多不瞭解杜月笙及其時代的讀者很可能完全不懂,但我實在捨不得在地中海與兩河流域之間的沙漠裡,一箇中國老婦人有關一箇中國舊家庭的絮絮叨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