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明清文人傳奇的黃金時代過去之後,人們驚喜地發現,在廣闊的原野上,民間戲劇的生機不僅始終在躍動,而且已經出現一批不可忽視的戲劇作品,足以構成中國戲劇文化史的新篇章。我們這裡指的是品類繁多的地方戲。
我們在描述傳奇時代的時候,主要是把目光集中在城市大邑,集中在那些為城市大邑的舞臺提供劇本的著名藝術家的宅院。這是難免的。即使是完全坐落在農業經濟之上的封建時代,城市也是歷史的門面。我們說過,城市中的市民口味曾對戲劇藝術的成熟作了關鍵性的催發,那麼,戲劇以後發展的主體航道,也還是在城市中。最重要的戲劇現象,最傑出的戲劇作品,都無法離開熱鬧街市中各色人等的聚合;即便是在鄉間阡陌間孕育的曲調和故事,即便是在遠村貧舍中寫出的劇本和唱詞,也需要在人頭濟濟的城市顯身,才有可能成為一種有影響的社會存在,留之於歷史。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應正視散佈在廣闊原野間的戲劇品類的存在,它們在某種意義上一直在與城市演出競爭。流浪戲班並不拒絕向風靡都市的一代名劇學習,又以自己獨特的辦法維繫著廣大的農村觀眾,到一定的時候,它們的作品,就向城市進發了。原先佔據著都市舞臺的戲劇品類,未必永遠具有抵擋它們的力量。
在為時不短的傳奇時代,城市演劇和鄉村演劇都是比較興盛的。城市演出大多出現在上層社會的宴會上,更多地服從於戲劇品類的權威和時尚,鄉村演出大多出現在節日性的廟臺上,更多地服從於地方性的審美傳統和習慣。在魏良輔、梁辰魚等人所進行的崑腔改革成功之後,城市中的文人、士大夫對崑腔莫不“靡然從好”,我們前面所舉的大量傳奇劇目,幾乎都是崑腔作品;但在鄉村民間,弋陽腔的勢力一直很大,儘管這個聲腔曾為某些傑出的傳奇藝術家所厭,但它還是為繁華的傳奇時代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弋陽腔作為南戲餘脈,流播各地,雖無巍巍大家助其威,皇皇大作揚其名,卻也以自己自由、隨和、世俗的藝術方式佔據了漫長的時間和遼闊的空間。它的音調,樸直易學,不執著於固定的曲譜,不受套曲形式的束縛,一任方言鄉語、土腔俗調自由組合,對於不同風格的劇本,有很大的適應性。對於不同地域的觀眾,也有很大的適應性。它體現在演出上,還保留著某些有生命力的原始形態,後臺幫唱的方式,鑼鼓打擊樂的運用,一直為鄉村觀眾所喜聞樂見。正由於弋陽腔具有多地域的熔接能力和伸發能力,因此儘管未免簡陋,卻孕育和催發了許多地方戲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