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在玉田只停留三四天,就退回永平,將總督的兩千多督標人馬收為己有,自己又退回山海關。總督王永吉不願做他的食客,率領數十親信幕僚和家丁奴僕逃往天津。
吳三桂在山海關按兵不動,一面採取觀望政策,與李自成“虛與委蛇”,一面探聽北京與瀋陽的動靜。李自成知道吳三桂的重要性。為著爭取他的投降,將舉行登極大典的日期一再推遲,並且派遣唐通①和張若麒攜帶四萬兩白銀,一千兩黃金,還帶了吳襄的一封書信,來向吳三桂勸降。
①唐通--現代史學界有一種說法,認為吳三桂本來同意投降李自成,由唐通到山海關接防。吳三桂率人馬前往北京,行到中途,聞陳圓圓被劉宗敏搶去,怒而返回,消滅了唐通人馬,重新佔領山海關,誓與大順為敵。
唐通和張若麒都是吳三桂的熟人,可以與吳三桂談些私話。唐通是兩年前援救錦州的八總兵之一,而張若麒是當時崇禎派到洪承疇身邊的監軍,一味催戰,應負松山兵潰的主要責任。他們雖然投降了李自成,但對新建的大順朝卻深懷二心。還有,他們表面上是奉永昌皇帝欽差前來犒軍和勸降,但暗中也是感到李自成一班人不是真正在開國創業,到北京後已經表現出種種弱點,他們想趁此機會探明吳三桂的真實思想,也好為自身預作打算。
唐通和張若股來到之前一天,先派遣官員來向吳三桂通知訊息,要吳三桂事先知道大順皇帝欽差使者前來犒軍的到達時間。吳三桂此時已經決定不投降李自成,並探明清兵快要南下。他派了楊神等數名文武官員馳赴數里外石河西岸的紅瓦店恭候迎接,但是他自己只在轅門外迎接,規模不大,也無鼓樂。唐通和張若映一到,立刻明白吳三桂有意降低犒軍欽使的規格。他們的心中一涼,互相交換一個眼色,決定談話時留有餘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