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似是而非的愛戀心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評《人寰》

佚名

“有一點不自在”,“中國人一般不為此類原因就醫的”——一個四十五歲的中國女人,操著“似是而非”的英文,就這樣開始了對男性美國心理醫生的娓娓傾訴,傾訴著她對父親朋友“賀叔叔”長達三十九年的愛戀心事,傾訴著父親與賀叔叔在大饑荒及文革前後的諸般恩怨情仇,傾訴著自己負笈來美后,與指導教授間的情愛與權力轇轕……只是,治療尚未結束,女人已飄然遠引,絕裾而去。

這是《人寰》。情節並不複雜,敘述委婉動人,卻在在糾結著大有來歷的文學意義及理論網路:文革已遠,傷痕猶在,叔叔的“領導”身份農民特質與作家頭銜,曾是如此深具魅力;革命歲月的苦難經歷,兀自教人刻骨銘心。輾轉其間,小女子個人的情痴與滄桑,何嘗不是具體而微地象喻了整個時代的激情與創痛?更何況,病人向醫生追敘過往,以圖療傷止痛,原本是佛洛伊德式精神分析的正宗法則;女人自幼孺戀並誘惑年長叔叔,四十五歲時成為七十歲老教授的情婦,是羅莉塔(Lolita)加上戀父情結的混血結晶;最後主動中斷心理治療,更是杜拉(Dora)病例史的中文小說版。而由西方男醫生與中國女病人所構成的醫病關係,又呼應了女性主義與後殖民論述的若干論題。

這樣的架勢,已足夠讓不少讀者及評論者為之眼前一亮了。但作者的企圖,還並不止於將故事與理論簡單地嵌鑲拼合而已。基於對書寫與言說之內蘊複雜性的高度自覺自省,《人寰》的敘事聲音每每若實還虛,如假亦真。女人的英文表白似是而非,早已暗自動搖了一切事實的陳述基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