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定的故事,中國散戶幾近耳熟能詳了。1950年生人,一直在上海鐵合金廠當工人,工資先是每月36元,後來漲到了每月53元。1988年春節,楊懷定38歲,廠裡倉庫丟了一噸多銅材,因為楊懷定妻子承包的電線廠所用的原料是銅材,楊懷定一下子成了重點懷疑物件。後來,雖然小偷被抓住了,冤情被洗刷了,但楊懷定心裡總有點不舒服。1988年3月,他辭職了。
辭職後,楊懷定便投身到了買賣國庫券的生意中。1985年期的國庫券開盤價104元,利息率15%。站在交易所門口的楊懷定,心裡開始盤算起來。今天帶來了20000元,如果20000元全部買下,一年就有3000元利息。而存在銀行的利率是5.4%,全年利息1080元。那多出來的近2000元,遠遠超出工廠的工資。於是,他果斷地把帶去的20000元都買了國庫券。
後來,楊懷定描述當時的心情時說:“買是買了,但心裡忐忑不安,害怕跌。下午就迫不及待地跑去交易所看行情,一看,發現漲到112元了,我趕緊賣了,賺了800元。”一年的工資到手了,楊懷定心放寬了些,又開始突發奇想:如果我能把104元的國庫券買回來,再以112元的價格賣出去,不就可以賺錢了嗎?由於當時全國已有七個城市開放了國庫券交易,楊懷定決定打聽一下其他城市的行情。“那時候國庫券行情屬於國家機密,但當天的《解放日報》報道了上海的開盤價和收盤價。依此類推,各地的黨報一定會報當地的行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