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有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一個醫學院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為了救一個掏糞的老人獻出生命。多少人都在問:張華的死究竟值不值得?
那以後,我無從知道那個被救的老人頂著人們怎樣的質疑走過風燭殘年。然而我想,這個問題的癥結在哪裡?
想了很久,終於想到:這個問題的癥結有兩點,一是在於——張華死了,而老人活著。
如果張華沒有死,他是英雄。頒獎大會上他會戴著大紅花接受人們的讚揚——他是英雄,他見義勇為,他為別人不怕遭遇生命的威脅。可是他卻死了,他的生命隕落的那一刻,因為老人活了下來,所以變成生命的交換:救人者用生命換回了被救者。
癥結之二在於:張華是大學生,而老人是掏糞的;張華還年輕,而老人已經近70歲。
就是因為學歷等等“硬體”的差異,這場生命的交換就被賦予了價值衡量的意義:用一個大學生的命換一個掏糞老人的命,值得嗎?
說到底,不過是因為,大學生死了,掏糞的老人活了,他們的“硬體”完全不同,奉獻的價值也不同。沒有人再討論這是生命和生命之間的交換,而是開始關注,這是怎樣的兩個生命之間的交換。
可是,生命就是生命,對於生命本身來說,大學生和掏糞的老人是平等的。
於是又有人說到未來的貢獻。
有人說,張華如果活著,大學畢業後,他會成為一名醫生,可以拯救很多人的命,他的價值比一個掏糞老人大多了。也有人說,掏糞的老人已經近70歲了,人生不久就是盡頭,可是張華還年輕,還有太長的路可以走。這些感嘆的人們痛心疾首,為一個優秀年輕人的早逝傷心不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