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影業和聖丹斯電影節一樣,他們都希望能夠扶持獨立電影的藝術創作,希望能夠讓電影產業更加長遠也更加繁榮地發展下去,但到底應該從哪裡入手呢?這並非易事。
院線需要利潤才能運轉,製片公司需要利潤才能持續,發行公司需要利潤才能長久,就連藝術創作者自己也不是喝露水吹吹風就可以過活的。儘管人人都說,藝術是藝術,它需要獨立在商業之外才能夠開創出新天地,但缺少了市場支援,無人賞識的藝術又能否稱為藝術呢?
正是因為如此,每一種藝術形式都在尋找著藝術與商業之間的平衡,電影創作也不例外。
歐洲的藝術電影市場之所以能夠長久繁榮下去,尤其是法國和德國,歸根結底還是整個教育體系的不同,哲學、文學、詩歌、音樂、繪畫等等藝術形式是小學和中學教育的基礎,這就是藝術的先天土壤,藝術電影也就得到了更多支援,在院線放映以及錄影租賃市場依舊能夠實現盈利。
而美國的藝術電影市場則不同。
缺少歷史底蘊,缺少文化薰陶,也缺少藝術靈魂,這也就意味著沒有束縛,自由創作,整個北美大陸之上孕育出了不同的創作靈感,以後來者之姿打破格局,放下身段的好萊塢敞開大門接納多姿多彩的可能性,打造出了商業電影的巔峰,成功雄霸全球。
但同時,缺少藝術土壤的深度薰陶和渲染,這也漸漸衍生出了利益至上、娛樂至死的藝術創作理念,反而是把藝術創作的道路越走越窄;在市場供需調配的情況下,藝術作品的生存空間也逐漸遭遇壓縮,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糟糕境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