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九霄突然一驚,自己能想到是管氏在誣陷宣中春,陳皇應該可以想得到。
陳皇如此草率地便將宣中春關押起來,這其中似乎隱藏著什麼!
想到這,易九霄便有了主意,隨即說道:“管事,你需要我做些什麼嗎?”
宣溫苦著臉說:“我現在一籌莫展,不知道如何去救主上,宋先生可有什麼主意?”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管事也不用太著急,我相信皇上雖將主上關押,肯定會安排人在調查此事,我們不妨靜觀其變為好。”
宣溫無奈地搖了搖頭,他雖然不滿意易九霄的說法,可事實就是如此,也別無他法可想,便轉身離開易九霄的住處。
剛走到門口,易九霄突然叫住了他,說道:“管事,如果今天皇上派人來宣府調查,能不能通知我一下?”
“哦,那好,如果真有人來調查,我定會通知你的。”
宣溫答應了,只是他根本不信會有人來。
上午無事,易九霄也沒出門,一直在房中修習煉神訣。
午時剛過,院牆外突然傳來了急促的竅門聲。
開啟門一看,正是宣溫。只見他急匆匆地說:“宋先生,正如你所料,有人來府中搜查了,我特地過來通知一下先生。”
“頭前帶路,我們去看一下再說。”
易九霄來宣府這麼多天,一直待在集賢館中,即使與宣中春會面,也是在集賢館。
雖然集賢館跟宣府一牆之隔,但從未進過宣府,所以不知道宣府的路徑。
一邊走,易九霄一邊問:“帶隊搜查的是什麼人?”
“是法部尚書韋良駿韋大人,現在正在家主的書房之中搜查。”
宣溫雖不在官場,卻對朝廷中的官員頗為熟悉。
“這韋大人是不是太宰的親信?”
宣溫搖了搖頭說:“這韋大人既不是管氏的人,也不是我宣家的人,他是皇上的人。”
“那就好!”
如此一說易九霄的心就定了,他就怕這韋大人是太宰的親信。如果是,那他去了也無任何用處。
兩人順著府中大道,一直來到書房之前。
只見書房外的空地上聚集著五十名軍士,氣勢森嚴。
法部尚書韋大人此時正在書房中檢查,不在外面。
宣中春的夫人周玥和府中大管事站在外面待命,在宣溫的介紹下,易九霄上前與夫人見了禮。
不一會兒,從書房中出來一名官吏,說是尚書大人請夫人入內。
宣夫人周玥帶著易九霄三人進了書房,她乃是女子,獨自進去也不方便,帶著管事很正常。
一進門,易九霄便看到了韋大人,金丹後期修為,面色微黑,雙眉上挑,相貌十分威嚴。
“見過尚書大人!”周玥側身給韋良駿施了一禮。
之前韋良駿突擊搜查,並沒有與宣夫人以及府中眾人打招呼,現在搜查完畢才相見。
“宣夫人多禮了,真是折煞下官!”
韋良駿趕緊還禮,在沒有完全確定宣中春有罪之前,宣夫人依然是一品夫人,容不得輕視。
隨後,宣夫人和韋良駿分賓主落座,易九霄三人則垂手而立站在一旁。
韋良駿開門見山,直說來意:“下官受皇上所派,前來調查院長大人。昨日,州城典獄司捉到一名奸細,供出與院長有關,從一切證據看來,院長大人有裡通易國之嫌。因為事關重大,皇上將此案交於下官審訊。請宣夫人及府上眾人配合法部調查。”
“尚書大人,我家家主是冤枉的,宣家世代忠於皇家,怎可能做出通敵之事。”
周玥開口便喊冤,一時間淚水都下來了。
“你說是冤枉,那有何證據?”韋良駿面無表情地回答。
周玥頓時有些愕然,說不出話來,這證明家主宣中春無罪的證據哪裡會有。
場面一時間變得很沉默,眾人皆無言。
突然,只見易九霄向前走了兩步,對著韋良駿深施一禮後說道:“大人,對於案情,在下能否說句話?”
韋良駿的目光瞬間就落在了易九霄的身上,這是一個凡人,一個沒有法力的徹徹底底的凡人。
“尚書大人,這是我府上管事宋易。”周玥解釋了一下。
韋良駿點了點頭,對著易九霄說:“你有什麼話就說吧。”
易九霄再次施禮後說道:“謝過大人!在下認為,家主本來無罪,讓我們憑空去證明也無從下手。如果大人能告訴我們有罪的證據,我們便能找出家主無罪的證據。”
咦!韋良駿心中暗想,這個宋易不簡單,這番話正是說出癥結之所在。
其實韋良駿打心底也不希望宣中春有罪,畢竟是陳國的重臣。
所以他才來到宣府,就是想尋找證據,剛才周玥的愕然表現讓他已經有了一個判斷。
如果周玥很快地拿出宣中春無罪的證據,那就真的有些問題,拿不出才是正常的。
於是韋良駿用幾分玩味、幾分好奇的目光看著易九霄,問道:“我給出有罪證明,你便能找出無罪的證據?”
“尚書大人,是這樣的,如果你給出有罪的證據,我有很大把握找出無罪證據。”
“州府典獄司抓住的那名奸細是易國慶州人,隨身帶有易國皇帝給院長的書信,另外還有一枚裝著一百萬中品靈石的戒指,按信中所說這是給院長的酬勞。”
韋良駿寥寥數語,便說出了證據的關鍵。
易九霄一聽,跟宣溫之前打聽到的一樣,便有了算計。
“尚書大人,這書信的真偽可曾有鑑別,是否真是易國皇帝所寫?還有這靈石是否做過鑑定,真是易國皇帝所贈?”
易九霄就證據提出了兩點疑問,因為他比任何人清楚,這兩樣東西肯定都不是來自易國。
可是韋良駿一聽,便有些慍怒:“至於這書信,我們暫且無法辨別真偽,因為陳國沒有人認得出易國皇帝的字跡和印章。對於靈石,你若說鑑定是不是易國的,簡直是無稽之談。”
韋良駿生氣不是沒有道理,在他看來,靈石只能鑑定品階,這個凡人根本就不懂靈石。
“大人息怒,修真者一直注重的是靈石所含靈氣的多少,忽略了其他。但在我們凡人眼中,靈石就是一塊石頭,是從礦脈中開採出來,而各地礦脈成色紋理未必相同,所以還是可以分辨。”
韋良駿聽到如此解說,便覺得有些道理。
他一直未曾仔細觀摩過靈石,只是握在手中修煉,或者當成貨幣進行交易。
“難道你可以鑑別靈石?”韋良駿注視著易九霄,目光很是犀利。
易九霄點了點頭:“在下可以一試?”
“好,給你一個機會,隨我去一趟法部。如果你是胡言亂語,信口開河,定然治你的罪。”
說完之後,韋良駿站起了身形,帶著一干人等離開了宣府。
宣溫則和易九霄共乘一部馬車,緊隨其後。
一路上,宣溫表現的很是緊張和不安,似乎沒有什麼信心,易九霄看了暗自好笑。
宣溫哪裡知道,易九霄誇下海口並非是無的放矢,而是很有把握。
易九霄的戒指中有很多靈石,有齊國的,有魏國的,有周國,有寧國的。
他曾經在無事時將這些靈石拿出來研究過,試圖找出靈石的秘密。
秘密自然找不出來,被修真者視為珍寶的靈石,在易九霄的眼裡只是石頭,沒有任何氣息。
不過,易九霄還是有所發現,各國的靈石還是有所差異,表現在顏色、紋理,以及硬度上。
其中周國的靈石偏硬、偏黑,齊國的靈石偏軟、偏白......
這些差異修真者是感覺不到,在修真者想感應靈石的時候,靈氣就會撲面而來,掩蓋了一切。
路程不遠,一刻鐘之後,就到了法部大堂,韋良駿問道:“說說你測試的條件吧”
“大人,你先拿幾塊奸細戒指中的靈石給我看一下,然後分別找到陳國,以及周邊諸國的靈石,由我在其中挑選,找出哪一種跟奸細所攜帶的一樣。”
易九霄再次強調了一下:“有一點,所拿的靈石必須不能有虛假和錯亂。”
“這也不難,我派人去城中商家尋找,金州城中各國通商,應該可以找到。”
隨後易九霄和宣溫便被安排在法部的一間房中休息,不許二人離開。
傍晚時分,有書吏過來叫易九霄和宣溫,兩人便跟著書吏重新回到了法部大堂之中。
空曠的大堂下方,擺了一排桌案,上面鋪著黑色絨布。
尚書韋良駿已來到,坐在桌案旁的椅子上。
另外還有兩張椅子,坐著的估計是法部的其他官員。
書吏拿出了幾塊靈石,放在桌案之上,告訴易九霄這就是奸細戒指中的靈石。
易九霄站在桌案前,拿起了一塊靈石,仔細端詳著。
大堂之中光線很是明亮,靈石的質地和紋理都看得很清晰。
這塊靈石尺寸很標準,一寸方圓大小,質地細膩,但形狀並不規整,色彩也不明亮。
易九霄又翻看了一下,靈石的質地偏黃,其中夾雜著紅色的紋路。
同時,又輕捏了一下靈石,試一下硬度。以他的指力,不敢太過用力,以防破碎。
看完之後,又拿起了一塊,略看了一下便放下,同時朝著書吏點了點頭說:“我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