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身為安撫使,張孝純出行自然不可能一個護衛隨從都不帶,即便他是輕車簡行,那馬前馬後也跟著十幾人呢。身邊的一名三十出頭精悍漢子,乃是諸城本地的都頭,放到明清時候就相當於捕頭了,亦是張孝純此行之嚮導。聽到張孝純的感慨,點頭附和道:“相公明見。如今諸城的官府與往日裡真有大不同了。雖然條條框框的都有束縛,但新法試行,都知道上頭有大人物在盯著呢,便就沒人敢擅自伸手了。大官小吏做事到算公允,百姓們自然就信服了。”
“就像這山裡的梯田,開闢後五年免稅,五年半稅。百姓們見有利可圖,自家家都賣力。”
“可要放到先前,辛苦闢田種地,投入不小不說,一年辛苦所得繳納田稅後且剩不下三口吃食,得不償失,自然就無人賣著力氣了。”
梯田開闢可是要費很大的力氣的,想要梯田成事,其上頭更要修建蓄水池,耗費也是不小。
不然就只能看天吃飯,他們這兒到底可不比多雨的南方,要是看天吃飯,一年勞累到頭也收不了幾粒糧食(梯田),繳納田稅後更剩不下幾個。
且手中要多了梯田之後,還難保不會被官府抬高戶籍,甭管那是旱田還是水田,不說把你從四等抬入三等,就是從五等抬入四等,那也要多納不少稅。
做得多投入巨大卻得的稀少,甚至都沒有落下的,老百姓自然不願意幹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