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自從劉君韜從滑口鎮回來之後,便派陳子平帶著護衛隊青壯前往各處,和那六個已經答應併入魚山集的村子取得了聯絡。
現在官府那邊的文書已經辦齊,剩下的就是遷移人口和擴建魚山集了。眼看天氣越來越涼,劉君韜心中有些焦急,擴建工程要是在入冬之前不能完成的話,合併村子的事情就要拖到明年了。
“五天時間,將這六個村子的所有村民全部遷到魚山集!”
劉君韜給陳子平下達了命令,陳子平雖然心中壓力不小,但也知道此事時間緊迫,當即帶著幾十號青壯出發了。
與此同時,劉君韜也並未閒著,而是和高冉一起帶著駐守魚山集的所有青壯開始大興土木。
此時,唐宇已經從滑口鎮以及周邊的城鎮高價招募了一百多名泥瓦匠、木匠和石匠,並且採購了數量不少的木材、石材,以及各種建房材料。
劉君韜當即對這一百多名工匠進行交代,將自己對魚山集的規劃付諸紙面。
在劉君韜的全盤規劃中,準備將魚山集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原有的房屋,專供魚山集原有老人居住,要對這些原有的房屋進行修葺;在這部分房屋的東面,劉君韜將新建一批房屋專供遷移來的六個村子百姓居住,屆時魚山集的規模將擴大數倍;最後,劉君韜在整個村子的西面劃出了一大片空場,準備修建一個擁有數十間房子的巨大院落,作為護衛隊的駐地使用。
按照劉君韜的全盤規劃,魚山集將成為滑口鎮一帶最大的村子。魚山集原有的一百多戶百姓,加上遷移來的六個村子的百姓,到時候魚山集的戶數將達到上千戶,再加上遷移過來的灶戶,魚山集的人口將達到一千多戶!
到時候,這些人口可以再為劉君韜提供至少六百到八百青壯,魚山集護衛隊的實力將得到極大的擴充。
隨著劉君韜一聲令下,整個魚山集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到處都是搬運土木的青壯,以及建造房屋、平整地面的工匠。
開工半月之後,陳子平已經將那六個村子的人口、財貨全部遷到了魚山集,劉君韜立刻將這些新遷來的百姓暫時安置下來,全部安置在村子東面臨時搭建的窩棚裡,等到新房子建好後再行分配居住。
這天,高冉陪著劉君韜在村子裡四處檢視著,說道:“大哥,現在村子原有房屋已經基本上修葺完畢,工匠正在全力修建村子東面的新房子。”
劉君韜點了點頭,看著已經煥然一新的房屋,問道:“東面的新房子還有多久可以完工?”
“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高冉想了想,說道:“按說像是咱們村子這麼大規模的建房工程,這麼短的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不過咱們魚山集僱傭的工匠人數多,準備的物資數量充足,再加上咱們修建的房屋不講究什麼,只要住得牢靠就行,所以修建速度才會這麼快。”
“快?”
劉君韜搖了搖頭,說道:“按照現在的速度,等到全部完工之後,估計早就已經進入寒冬了!這麼多的鄉親難道要在地窩子裡面過冬?”
高冉聞言一愣,說道:“可是現在咱們的修建速度已經很快了!”
“還不夠快!”
劉君韜四下看了看,發現青壯往修建了一半的房子上面搬運土方、木料都是用人力往上扛,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效率十分低下。
於是劉君韜沉吟了一下,便讓高冉叫來了幾個木工,自己當著這幾個木工的面,在紙上畫了幾個滑輪組的簡圖。
“這個東西叫做滑輪組,你們按照我畫的圖樣做幾個,用繩子按照圖上面的方法繞在其中,用這個東西往房子上面拽東西,可以省去很大的力氣。”
那幾個木工見狀都是將信將疑的樣子,眾人都不認為光憑這樣的幾個零件可以節省人力。
“這位少爺,這個叫什麼滑輪組的東西真的行嗎?現在我們都已經忙不開了,要不然就別弄這些東西了,這能行嗎?”
劉君韜笑著說道:“你們只管去辦吧,一定行的!”
說完,劉君韜便讓幾個木工立刻著手趕製,讓高冉準備在村子裡面推廣。而後,劉君韜便到那些遷來的村民那邊檢視去了。
“高管事,這真的行嗎?”
高冉看著劉君韜的背影,忽然感到劉君韜有些深不可測,總是能夠在一定時候弄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東西,好像什麼都知道一樣。
“你們儘管去辦吧,我大哥說行,就一定行!最多兩個時辰的時間,要準備出數量足夠的滑輪組。做好了告訴我一聲,我派人送到工地上去。”
當天下午,三十組滑輪組被趕製出來,高冉立刻帶著手下青壯將這些滑輪組分發下去,並且按照劉君韜教授的使用方法,指導搬運土方等物資的青壯使用。
最開始,眾人都不相信小小的滑輪組能夠起什麼作用,最多隻是浪費時間罷了。
但是,當眾人見到原先需要三、五個青壯合力抬到房子上的土方,在使用滑輪組之後只要兩個人拽繩子就能拉上去,都是瞠目結舌,一臉不敢相信的樣子。
“大哥,還真的可行啊!”
高冉震驚的說道,看向劉君韜的眼神中滿是崇拜。
“這就叫科技的力量!”
劉君韜笑了笑,看著速度大大提升的工地,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
正統七年,十月中,魚山集。
此時已經相當於後世的十一月中下旬,山東各地已經陸續進入了寒冬。
魚山集這邊也是寒風料峭、滴水成冰,整個村子周邊都是一片蕭條的景象,彷彿世間萬物都已經蟄伏下來,靜靜的等待著下一次春暖花開。
劉君韜走在村子裡,看著剛剛修建完畢的村中房屋,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暗道:“好懸啊,幸好在入冬的時候將所有房屋建造完畢了,雖然有些房屋的院牆還沒有修建完畢,需要等到開春再繼續修建,至少這些房子都能夠住人了。”
劉君韜不敢相像讓這些鄉親在地窩子中過冬的場景,估計那樣的話遷移過來的村民和灶戶都會一鬨而散的。好在現在所有新併入魚山集的村民,以及那些灶戶都已經分到了自己的房子,護衛隊也已經進駐村子西面的駐地,所有人都有了自己的過冬之地。
當然,郭永忠也勸過劉君韜,不用這麼著急的將那些村子遷移過來,等到房子全部修建完畢再遷移過來便好。
但是劉君韜也有自己的擔心,俗話說夜長夢多啊!等到所有房屋全部修建完畢的話,至少也要等到入冬時節了,再陸續將這些村子遷移過來,前前後後怎麼也要等到明年開春了。
到時候,要是哪個村子臨時反悔,或是突生差池的話,劉君韜可就真的欲哭無淚了。
“接下來,就是在這些遷移過來的鄉親中徵召青壯編入護衛隊了!”
劉君韜已經盤算好了,準備再徵召至少五百人左右,將護衛隊的兵力擴充到一千人左右。
“到時候,就算是劉家來攻,我魚山集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當劉君韜一路走來回到家中的時候,發現唐宇早已等候多時了。
“唐宇?什麼時候回來的,有事嗎?”
唐宇隨同劉君韜進屋之後,便將手中的一摞紙張遞了過去,說道:“大哥,這是這幾個月咱們魚山集的收支情況。”
劉君韜接過來仔細看著,而唐宇卻依舊在說著:“大哥,這幾個月一來,雖然有滑口鎮的三間產業作為支撐,有從王家繳獲的財貨作為底子,但是咱們魚山集的家底也散去了大半!”
劉君韜邊聽邊看,心中也是猛地一沉。
“現在咱們魚山集的規模幾乎是擴大了四倍有餘,這麼大的修建量,所花費的錢糧不在少數。再加上這一千多戶的人口,現在他們的口糧和開銷,全部都是村中支取,這樣咱們維持不了多久的。大哥,要早作打算啊!”
劉君韜沉默了一會兒,說道:“現在咱們手中的錢糧還能支撐多久?”
“算上滑口鎮那邊每月的進項,最多支撐到明年春耕時節。”
“夠用了!”
唐宇聞言不由一愣,說道:“夠用了?那明年開春之後怎麼辦?咱們總不能拿春耕的種子來填飽肚子吧?大哥,咱們不能總養著這麼多的人口,要讓他們自食其力,咱們還要從中有所收穫才行!”
“我當然明白!”
劉君韜知道唐宇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至少在財貨方面絕對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帥才,對其十分看重。
“我估計,最多到了明年春耕時節,南面劉家和陳家的爭端就會有結果。到時候不管是劉家殺過來,還是咱們雙方和解,都會有個結果。”
劉君韜看著若有所思的唐宇,繼續說道:“我要的就是這個結果!到時候魚山鹽池的私鹽就可以分銷出去,這可是金山銀海啊,不但可以解決咱們的錢糧問題,還能積攢下海量的錢糧,到時候咱們可以用這些錢糧做許多事情!”
唐宇皺著眉頭,問道:“大哥,要是到了明年春耕時節,那劉家和陳家依舊僵持著,又當如何?”
劉君韜當即豪氣沖天的說道:“那我就帶著咱們護衛隊殺過去,直接滅了劉家,將劉家的財貨全部搶回來!再和陳家議和,直接在兗州府分銷咱們的私鹽!”
唐宇聞言駭然心驚。<!--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