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民主還是集中,又或者說,乾綱獨斷還是群策群力,是最近孫策考慮得最多的一個問題。
賢良文學齊聚汝陽,論政、論學、論道,論政無疑是最重要的內容,漢代儒生被黨錮打壓下去的參政、議政熱情再次被激發出來,而且更加熱烈,即使經過孫權、王粲等人的初步整理、篩選,每天送到孫策案頭的上書還是堆成了小山。報紙上更是連篇累牘,妙論迭出,戰況之激烈,益州的戰事也要甘拜下風。
如此熱情,既有報復性反彈的因素,也有打筆仗不會死人,成本太低的原因。
任何事,一旦成本很低,甚至沒有成本,往往就會失去控制,最後變成莫名其妙的狂熱。
儒生們寫文章的狂熱還好說,軍民好戰的狂熱卻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如果不讓他們切身感受到這種狂熱帶來的傷害,誰都攔不住他們。只有等他們撞了南牆,感受到切膚之痛,他們才會清醒。
黃忠等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但眼前這點挫折還遠遠不夠,就連黃忠、徐晃等人也沒有真正冷靜,否則黃忠的奏疏不會模稜兩可,不提出任何明確的建議或請求。
這裡面既有黃忠本人的不甘,也有軍心士氣的影響。
孫策當然可以一票否決。聖旨一下,黃忠自然退兵。可是正如楊修所說,聖旨能讓黃忠退兵,卻無法決定人心。這股快速發展帶來的陽亢之氣如果不平復,以後還會有別的問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