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1594章試探(第1/1頁)
孫策坐在寬敞明亮的艙室中,翻看著面前的書稿。虞翻坐在對面,不緊不慢地喝著茶。
蔡琰言出必踐,派人趕回宛城取來了《論衡》書稿。這份書稿也不全,只是比虞翻帶來的稿子多了四篇,補齊了一些篇目的缺失內容,不過最有價值是的蔡邕、蔡琰的批註。尤其是蔡邕,作為當代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對《論衡》的理解遠遠超過盛憲等人。
有了這份書稿,虞翻的任務基本完成。雖然依然缺失的那一部分書稿可能永遠也補不全了,可是能做到這一步,虞翻已經滿足了。這部分印行之後,將成為江東學術界的一座豐碑。
這是孫策說的,虞翻之前不認可,現在也還有些疑慮。《論衡》成書近百年,一直湮滅無聞,不僅和王不受鄉人待見有關,還和他的思想有關。漢武帝時獨尊儒術,東漢時儒家已經成了當仁不讓的官方學術,孔子成了聖人,他說的話不容置疑,但王充對此很不以為然,他專門寫了一篇《問孔》來駁斥孔子,這樣的文章能被人認可才怪。
可是孫策說,王充也許有些地方說得不對,或者有些地方說得偏激了一些,但你們駁不倒他,就應該承認他,或者去找證據來反駁他,而不是無視他。做學問就應該實事求是,自說自話、自欺欺人不是做學問的方法,那樣的書就算堆成山也不及《論衡》裡的一句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