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孫策品味了一番,啞然失笑。
郭嘉這幾句公道話可比彈劾狠多了。棄暗投明?荀彧承認,得罪袁紹,不承認,得罪天子。孤身入長安?怎麼看也不像與袁紹劃清界限,倒像是別有用心。中興名臣?也許是想做權臣呢。
最狠的栽贓,就是讓你沒法解釋,越解釋越黑的讚揚。大奸似忠,大惡似善,在郭嘉這幾句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只可惜計策再好,對方不中計,你也沒招。荀彧的尚書令是被免了,但他還在宮裡,寵信依舊。是荀彧能言善辯,還是天子信任他,眼下還不好說,但這個結果顯然不足以讓郭嘉如此開心。郭嘉如果這麼容易滿足,他就不是郭嘉了。
“現在的尚書令是誰?”
“京兆名士趙叔茂(趙戩)。”
孫策對此人一點印象也沒有。不過提到京兆名士,又姓趙,他很自然地想起了趙岐。這兩人不會有什麼關係吧。郭嘉隨即證明了他的猜想。趙戩是趙岐的族子,很好學,言必稱詩書,提供仁者愛人,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好人,但……沒什麼用。
這樣一個人擔任尚書令,恐怕是天子為了安撫大臣特意選的,也是向關中世家表明態度。但物極必反,天子如此倚重關西人,遲早會引起關東人的反彈,朝廷的形勢只會越來越複雜。至於後面會怎麼演化,誰也沒法把握。
孫策覺得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和這些聰明人打交道實在不是什麼輕鬆的任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