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732章 義利之辨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荀彧笑著拱拱手,連稱不敢。

楊彪撫著鬍鬚,收起笑容。司徒是外朝官,司徒府的大門是敞開的,士子們有意見,隨時可以到司徒府求見。他這個司徒大部分時間不是處理公務,而是接待,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司徒府有掾吏六七十人,大多是讀書人,他怎麼可能不知道變法在讀書人中引起的反應。

長安穩定,建起了工坊,有不少工匠從南陽返鄉。這本來是好事,這些工匠有技術,對提高關中工坊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有重大幫助,但他們提出的要求高得離譜,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這其中又以木學堂的匠師最為顯著,一個普通的匠師居然要三四百石的收入,相當於一個縣長。

讀書人苦讀數年,又在宮中或者州郡做幾年掾吏,才有機會被任命為縣令長,前前後後需要十多年時間。一個匠師居然也能拿到這麼多錢,而且在官員俸祿都不能按期全額髮放的情況下,他們卻能按月拿到工錢,這不能不讓讀書人義憤,尤其是宮中和各府的官員,對此極為不滿,怨言很多。

三四百石的收入已經引起這麼大的議論,一個通曉農學的人拿二千石的俸祿又會有什麼反響?趙過發明代田法,每畝能增產一石,官不過搜粟都尉,千石而已。孫策可以讓黃承彥拿二千石的俸祿,長安可以嗎?作為變法的主要執行者,司徒楊彪能承受這樣的輿論壓力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