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孫策想不起來和誰說過琉璃的事,但他肯定說過。
琉璃就是玻璃。
後世很多人好奇中國人為什麼那麼早就掌握了玻璃的製造技術,卻一直沒能造出望遠鏡、顯微器,走上現代科學發展之路。有很多種解釋,有的說是原料不同,無法制出真正的光學琉璃,有的說是自從儒學成為主流,讀書人視望遠鏡、顯微器為奇技淫巧,不能說沒道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中國人制琉璃,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當作工具,而且為了仿玉,作為玉器的替代品。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玉器是身份的象徵,使用玉器有嚴格的等級制度,玉料和能夠加工玉器的工匠都掌握在朝廷手中,其他人除了得到賞賜是不太可能得到玉器的。即使是在三國時代,孫權稱帝,因為沒有玉匠,吳國就一直沒有玉印,只有金銀材質的璽印。
沒有真玉器,就用琉璃代替。琉璃二字從玉,就是這個原因,從一開始,琉璃就是作為玉器的替代品,最好的琉璃就是擁有近似玉器的溫潤,而不是透明如水晶。方向錯了,自然不會往那個方向努力,就算偶爾造出了清澈透明的水晶也會被認為失敗。棄之不顧,自然談不上去把玩,去發現。
孫策如今是南陽之主,不缺送禮的人,玉器不能隨便送,琉璃卻少不了,但他對那種模糊不清的琉璃真沒什麼興趣,評價不高。只是不知道怎麼就傳到馮宛耳朵裡,現在又用來戳他的軟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