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李樵還未成為李九江的時候,那時,他叫李樵。
對,樵夫的樵。
李樵打小就覺著,自己是個運道不大好的人。
自小,因是庶出,那真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當然,關鍵是,這姥姥不是他親姥姥,這舅,也不是他親舅。所以,人家不疼不愛他,也是理所當然,人之常情。然後,他還糊里糊塗尚未啟蒙之時,就背上了個不孝的名兒。
多可笑,七歲的孩子,就知道孝與不孝了?
當然,李樵這主要是對自己要求不高,這孩子,自小就沒啥祟高的精神境界。要知道,人家孔聖人的後代融同學,七歲就知道讓梨了。李樵七歲乾點兒啥,他七歲給自己祖父壽辰送了件唐時的陪葬品唐三彩。
這可真是,冤死他了。
但那會兒,李樵年紀小,懵懵懂懂的,不會喊冤,接著,他就被送回老家去了。好在,李樵回老家的生活雖然無法與帝都永安侯府相比,他也沒受到怠慢,他爹永安侯給他請個先生,天天跟他念叨老莊之學,什麼清靜無為啊,什麼順應天道啊,什麼逍遙齊物啊。天哪,李樵天生喜歡的是鴻門宴一類的故事好不好,他一點兒不喜歡什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當然,老莊啥的,李樵學得也很好,譬如,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他覺著也很有道理。
一直從七歲到十三歲,這個永安侯請來的先生,唸叨六年,竟沒把李樵唸叨得出塵一些,基本上,李樵除了那張出塵的臉,沒一個地方出塵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