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寂靜的環境下,房內穿出的木魚敲擊聲和誦經聲便顯得尤為清晰。初春的傍晚空氣很有些冷意,慕傾傾深吸一口氣,清涼的空氣入肺,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抬步朝發出聲音的正房走去。
暗沉的室內光線下,一位側臉弧度絕美的男子身穿若青色袈裟,盤膝而坐,一手捻佛珠一手敲木魚,神態寧靜淡遠,周身縈繞著出塵清華之感。
慕傾傾呼吸略微停滯,她,竟是不忍去破壞他的這份超脫世外的高華。在她有些躊躇時,男子似感覺到了有人在看他,側過了臉。
四目相對,男子眉如遠山,肌膚瑩白似有光彩溢動,玉面朱唇,極美。那一雙清澈的黑眸不含任何雜質,清冷若冰。
慕傾傾福身作揖道:“小女子被大師佛音吸引,特來聆聽,打擾大師清修,還請大師恕罪。”
男子臉上平靜無波,淡淡道:“無妨。”聲音如玉石之音,如他之人,清冷寧靜。
慕傾傾虔誠一拜,“小女子顧家傾傾,可否得知大師名諱?”
男子雙手合十,略加還禮,“小僧法號淨心。”
“多謝大師!”慕傾傾也不再多留,混了個臉熟,便轉身回了自己的院內。
翌日,慕傾傾在一聲聲清脆的打板聲中醒來,她知道這是開啟僧人一天生活的序幕。緊接著又聽到晨鐘接應了板聲,三遍鐘聲後,鼓聲再接應了鐘聲。聽到這綿長的鐘聲,慕傾傾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句話:聞鐘聲 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
爾後,便是一陣陣誦經聲響起,梵音嘹亮,吐自口中,化為音樂,淨化人世汙垢。慕傾傾的心也不自覺的跟著虔誠起來,仔細聆聽。
☆、大師好高冷2
午後,傾傾傾對翠蘭道:“我要去聆聽淨心大師的佛音,若是回來晚了,不必尋我。”
慕傾傾又踱步來到靜心居,正屋裡,蒲團上男子依然如昨日,捻珠,敲魚,誦經,仿若這些就是他的全部,光潔的頭上六個整齊的戒疤,非但沒有破壞他的外貌,反而增添了光華聖潔的美。
慕傾傾行至他側邊微微頜首,拿過一個蒲團盤膝坐下,一個時辰後,她便覺得枯燥乏味雙腿痠麻了,這個淨心都不會感到口渴的嗎?環視一圈,見角落桌上有茶壺,提裙起身,沏了一杯茶遞到淨心面前,輕聲道:“大師請喝茶!”
淨心捻佛珠的手一頓,清澈的眼眸染上一絲詫異,轉瞬即逝,修長的手指捧過慕傾傾遞過來的茶杯,不經意間少女的指尖劃過他的掌心,似有根羽毛在撓,癢癢的,淨心睫毛輕顫,不動聲色的飲了一口茶,
“淨心多謝顧施主贈茶。”
慕傾傾作了個揖,笑道:“實乃借花獻佛,當不得大師一聲謝字,再則,大師不怪傾傾擅自闖入,傾傾已是銘感肺腑。”
“施主多禮了。”
慕傾傾把蒲團搬到了案桌旁,身體半倚案桌,這個姿勢兩人便是面對面了,她託著腮,濛濛眼波時不時瞟向對面瑰色紅唇一張一合不停念著經文的淨心,雙目有點痴,呢喃道:“大師長得真好看!”
淨心念經的紅唇一頓,緩緩說了句:“皮相爾。”
慕傾傾眨了眨眼睛,抿唇一笑,應道:“然。”
此時,院外傳來此起彼伏的誦經聲,該是晚課時間了。慕傾傾也就不再出言打擾他,只是安靜斜靠著,耳邊聆聽他朱玉般的誦經聲,“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
佛音悠悠——
直至暮鼓聲響起,一個白淨小沙彌拎著一籠飯食進來,她才驚覺時間飛逝,起身衝著小沙彌一頜首,提裙離開。
小沙彌呆呆的看著那風姿絕麗的少女,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視野內,才回過神來,白淨的臉上泛起一絲紅暈。
走至桌邊把素齋一一擺好,出聲道:“淨心師叔,剛才那位小姐,就是住持所說的要在我們法華寺藉助兩年的顧家小姐嗎?比我在山上見過最美的芍藥花還好看呢!”
淨心淡淡道:“圓空,切勿再犯口戒。”
聲音低緩,卻叫小沙彌心裡一突,“圓空知錯,多謝師叔教誨。”
慕傾傾回到西廂時,草草吃了晚食,就叫翠蘭燒了洗澡水,提到西次間,灑了一把花瓣,她不喜歡洗澡時有人在旁邊伺候,便讓翠蘭出去了。
十三歲的年紀雖青澀中略帶稚氣,卻也別有一番幼女與少女交合的風姿,尤其是胸前兩個鼓鼓的小包子,嫩的似能掐出水來。
洗完澡,披上衣服,依舊往靜心居走去,今天耽擱了一些時間,淨心的禪房內,光線比昨日暗了不少,光影下,那一抹若青袈裟依然如初。慕傾傾依舊在下午的那個蒲團上坐下,長袖不小心將案臺上的茶杯帶飛了,茶水飛濺,盡數傾灑在那抹若青袈裟盤膝處,慕傾傾如同犯了大錯的孩子,慌忙掏出錦帕上前給他擦拭,嘴裡連聲說著:“傾傾失罪於大師,乞蒙大師見恕。”
少女的動作太快,在淨心還未反應過來時,那柔軟的小手便已在他小腹下來回亂動,兩人距離實在太近,本來若有若無的少女體香此刻濃郁至極,淨心眉頭微蹙,側身避開少女的碰觸,聲音清淡道:“無妨。顧施主還請坐回。”他起身走到盆架邊,抽出布巾自己擦拭著。
這是慕傾傾第一次見他站起來的樣子,修長清瘦,卻比例完美,如青竹般挺拔。慕傾傾垂下頭,低聲道:“謝大師不怪,傾傾懺愧。大師可還願讓傾傾繼續聽講大師誦經?”
昏暗裡,男子的聲音似帶了一絲無奈,“你願聽,來便是。”
慕傾傾脆聲道:“多謝大師!”即使看不見她的表情,也能感受到她聲音裡的愉悅。
昏暗的禪房裡,兩人誰也沒有再說話,只有誦經聲與木魚的唞唞聲靡靡在耳。
次日清晨,慕傾傾便拿著剪子,往後面的山徑走去,她住的西廂比較偏,北門就是山林,古人更講究建房子時要坐北朝南。上山時,她就看到山上長有很多馬蘭,這個可是好東西,有各種藥用價值還好吃,一叢叢馬蘭長在路旁,隨處可見,伴隨著草木芳香,沒多久就採了滿滿一小籃,心裡很是歡喜,這個馬蘭在城市裡可不怎麼吃得到,她也是去外婆家才能偶爾吃到。
回到了西廂小院,她便一頭埋進了小廚房,這是為了避免女眷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