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趙天明搖搖頭,當某樣東西宣稱與另一樣東西齊名,那多半就是還有所未及,事實上,甜白瓷或許從工藝上來說不比宣德爐差多少,但是說到名氣,還是比不上的。
尤其是到了今天,市場上甜白瓷的價格,更是沒法和宣德爐相比,儘管它也有許多鍾愛者。
“按照市場的價格來看,還是有些差距的,宣德爐現在是熱門收藏。甜白釉,則受眾小一些。”趙天明解釋道。
甜白瓷是在極薄的胎體上,施不含鐵或含鐵量極低的白色乳濁釉,再高溫焙燒還原出成色極白的瑩潤釉色。
永樂白瓷製品中,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在釉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和甜淨之意,故稱甜白釉瓷。
尤其是脫胎製作工藝極其複雜,大約需要幾十道工序,甜白釉釉極瑩潤,能照見人影,比樞府窯卵白釉有更加明顯的乳濁感,給人以溫柔甜淨之感,所以又稱“蔥根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譽。
然而事實上,甜白瓷最初的命名,是叫填白,而非甜白。永樂填白是“甜白釉”燒造中的一種工藝,跟顏色無關。
填白瓷是在燒好的瓷器上描摹瀝粉,堆垛圖形,然後再填青花色釉,再入窯二次或三次入窯燒製,工藝複雜尤為難得,後來因為釉色白而瑩潤猶如白糖,才被後人稱為“甜白”,通俗明瞭,一直流傳到今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