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465章 人身圖解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郝雲通呈獻給趙昺其實就是一本人體解剖圖冊,這個東西在現代可以說是十分平常,在任何一個小診所的牆上都會掛著一張,但是在古代卻不是那樣,而是十分神秘和隱晦的東西。他作為‘神醫’看到太醫院收藏的解剖圖卻是直嘆氣,這真是太簡陋了。

現代人都知道解剖學是醫學最為基礎的東西,若是不明解剖部位給人看病就是盲人騎瞎馬,而戰場上出現的創傷主要就是外傷,一個醫生連內部結構都不知道就動刀,那與謀殺無異。為了挽救戰場上士兵寶貴的生命,他只能再次出手了,但這也是冒著風險的。

趙昺在前世曾經目睹過一次中西醫間的網上論戰,對醫學他就是門外漢,根本不敢插言,但是也從中明白了不少東西。據一位中醫‘大神’說,中醫的解剖可以追溯到新時期時代,而能夠確認的最遲也在春秋戰國時代,因為《皇帝內經》中已經能夠描述內臟的大概位置和形狀。

不過因為在封建禮教壓迫的古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逝者為大”,不管出於何種目的的解剖行為,都為世人所否定。即便是仵作也不能解剖屍體的,他們只能靠強大的知識庫和仔細的勘察,根據屍體症狀判斷死亡原因,因而解剖行為都是暗中進行的。

在當下流行的解剖圖是來自北宋時期的兩份圖譜。一是《歐希範五臟圖》,是慶曆年間吳簡組織解剖了歐希範等五十六具死囚屍體,繪製而成的;另一份影響較大的是《存真圖》。但是在趙昺看來,《歐西範五臟圖》吹得雖大,但是還過於簡陋,與現代解剖圖存在著明顯的差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