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458章 理由強大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在至元初,元世祖忽必烈按照一些漢族大臣的建議開始相繼分封諸王子為王,統兵出外藩屏朝廷,設定宗王出鎮制度。如宗王所轄的鎮戍地區有漠北前線的北平王、晉王;吐蕃地區的武靖王;雲南地區的雲南王;揚州地區的鎮南王等。

不過宗王鎮戍並非只產生於忽必烈時代,當初成吉思汗的繼任人窩闊臺決定征討末臣服的欽察、斡羅思等國時就曾經命各支宗室均以長子出征、諸王以朮赤兒子撥都為首;而蒙哥汗即位後,也曾經委派同母弟忽必烈、旭烈兀總督漠南、波斯等行省。

但趙昺以為忽必烈推行的這個制度有一定的優點,僅就軍隊而言,他就認為宗王出鎮制度與成吉思汗的分封兀魯思制度有一個大不同之處:分封兀魯思的軍隊是由本兀魯思的部民形成,完全是諸王個人的私屬;而宗王所管轄的軍隊則多從各個不同和兀魯思內抽出,並非全是出鎮宗王的私屬,有點現代聯邦軍的意思。

出鎮宗王是以皇室成員的身份擔任軍政首腦,代表朝廷執行軍政任務,且出鎮宗王的權力往往超越於諸王之上。這樣他就可以威懾諸王,你們反叛我就可以立刻調動軍隊去鎮壓你。而諸王的軍隊只限於自己的部族軍,即便有聯盟,但也無法應對整個地區軍隊的鎮壓。

不過這種制度趙昺以為一樣存在風險,那就是出鎮宗王鬧獨立。而事實也是如此,由於內亂,一些宗王在鎮戍區卻乘機擁有了實際獨立的地位。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蒙古大汗之位以及海都之亂時,察合臺汗國開始自行其是;而欽察汗國與蒙古的本土完全阻隔,獲得了實際的獨立;忽必烈為了爭取據有波斯、阿拉伯諸地的宗王旭烈兀的支援,把阿母河以西地區授與旭烈兀自主,於是產生了伊利汗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