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窗照了進來,明亮中帶著絲絲朦朧之感。
“今晚的月光真好啊”,靜妃突然感嘆了一句。
怡妃在靜妃懷裡側過身子,而後抬起自己的左手握住了靜妃被枕著的右手。
“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此刻,月圓,人也圓,真好”
“硯兒和漪兒怎麼樣了?”,靜妃問。
“還是那樣,硯兒不說,心裡便有個結,對待漪兒,就總是若即若離的”
“硯兒會那般擔心害怕也不難理解,漪兒雖通情達理,可畢竟這事不一樣”
“可終究還是得說,不可能瞞一輩子,早些言明總歸要更好些”
“硯兒也是個情深之人,可是心思過重,漪兒若接受便好,可倘若她接受不了,我擔心硯兒她”,靜妃沒有繼續說下去,只是放在怡妃腰間的手不覺緊了些,“怡兒得好生看著硯兒,還有璇璣,她還未出嫁,定要給她找個好人家才可”。
說的每一字每一句,無非是想增加怡妃的牽掛和負擔,有了這些“負累”,便能好好活下去。
怡妃怎會不知靜妃的心思,挪了一下自己的左手,與靜妃被枕著的右手十指緊扣。
“我信漪兒,也信硯兒,還有璇璣,她們都已長大,未來的路該由她們自己去走,我不能總是護著她們”
靜妃早就知曉,不管如何勸,總是勸不住的,她太瞭解懷裡的人了,只是,還是不死心的,想要想盡一切辦法留住她。
兩人之間陷入了一陣沉默當中
只是彼此相擁著,安靜地看著灑進來的月光,一如進宮前的無數個日日夜夜。
“已經好久,好久沒看過怡兒跳舞了”
靜妃的聲音像是從遙遠的某個地方傳來,聽來有些虛無縹緲的感覺。
“待明日,我再為你舞一曲”
“好”
“那快睡吧”
怡妃說完便閉上了眼睛,而靜妃也隨之闔上了雙眸。
天色微亮,月光隱去。
床榻上相擁而臥的兩人幾乎是同一時間睜開了眼睛。
“早~”
“早~”
異口同聲的問安,怡妃轉過身子面對著靜妃。
“昨夜睡得可好”
靜妃伸出手輕輕撫上怡妃的臉頰,怡妃的臉上隨即泛起柔柔的笑意,點點頭。
“嗯”
“那便好”,靜妃抬眼望著外面還有些暗的天色,“不過現下時辰尚早,再躺會兒,好不好?”。
怡妃直直地看著靜妃黑亮的眼眸,“好”。
只是,彼此都沒有再閉上眼,彼此深情相望,連眼都捨不得眨一下。
縱然是昨夜一夜未眠,也不覺得累,因為不想錯過對方眼中的自己。
約莫躺了半個時辰,兩人才起身。
更衣、洗漱、梳頭、描眉、點妝……
一切宛如從前,你未變,我未變,一切都還是原來的那個模樣。
彼此在銅鏡中相視一笑,在對方的臉上看到的都是平和、滿足和快樂。
一起用過早膳後,又返身回了寢宮。
從最下面的櫃中拿出一個包的很整齊的包袱,開啟,一白一青兩套裙衫,依然鮮豔如當初。雖不及身上的那般華貴,卻能讓兩人皆為之心動。
四目相對,各自嫣然。
自打進宮後,彼此都再也沒有穿過這一身,已經快要二十五年了。
今日,所有封存在記憶中的過往,都將重新變得鮮活起來。
怡妃換上了那一身白色裙衫,而靜妃換上了那套青色裙衫。
一起來到院中的空地,屏退左右後,便只剩下你我。
一切宛如當年
青衫點翠的你,指尖輕輕劃過琴絃,
白衣蹁躚的我,足尖輕點長袖飛舞。
琴聲呢喃,似你每夜在耳旁的輕輕細語。
眉眼輕抬,是你從不曾移開的溫情雙眸。
我們約定
這一世,只為你翩翩而舞。
這一生,琴絃只為你撥動。
我們許下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此情此心,日月可鑑。
另一邊
赫連端硯和桑清漪二人共乘一騎,正快馬加鞭往宮中趕來。
不久前,怡妃派人到王府,讓赫連端硯和桑清漪即刻進宮。
赫連端硯心感不安,二話未說,拉著桑清漪便上了馬。
當走到怡景宮門口時,就只看到靜妃的貼身丫鬟梅菊站在那兒。
“見過王爺、王妃,兩位娘娘正在裡面等王爺和王妃”
赫連端硯和桑清漪走進寢殿之時,就看到怡妃坐在床邊,靜靜地看著紗幔之中躺著的靜妃。
兩人身上穿著的是赫連端硯和桑清漪從未見過的衣衫,雖不豔麗卻顯素雅。
“母妃”,赫連端硯輕喚了一聲。
怡妃抬手放下了紗幔的一角,轉身,看著兩人輕輕一笑。
“你們來了”
赫連端硯透過紗幔往床榻上看了一眼,“母妃,靜姨的身子可好了些?”。
怡妃點點頭,“嗯,好多了,現下正睡著呢”。
赫連端硯試著想看出點什麼,可怡妃的神色一如往常,卻是什麼也看不出。
“硯兒,你先出去”
赫連端硯有些驚訝和不解地看著怡妃,卻見她看向了身旁的桑清漪。
“母妃有些話想跟漪兒說”
寢殿之中,就只剩下桑清漪、怡妃還有靜妃。
“漪兒,坐吧”
桑清漪隨即在床邊的一個圓凳上坐了下來。
怡妃看著她,而後突然伸手握住了她的手。
“漪兒,母妃就把硯兒交給你了”
“母妃”
桑清漪有些不太明白怡妃這話是何意。
怡妃先是往紗幔中看了一眼,而後又看著桑清漪道
“母妃不能讓你靜姨一個人走,所以,日後硯兒便託由漪兒你照顧了”
這一次,桑清漪終於聽明白了怡妃話中之意,心中的震驚未平,卻驚見怡妃嘴角流出的血。
“母妃!”,桑清漪蹭的站起身,“我去叫太醫!”。
轉身之際,卻被怡妃緊緊地抓住了手腕。
“別去,漪兒”
“可是母妃,不可!”
桑清漪執意要去,怡妃卻緊抓著不放。
“已經來不及了,漪兒,就讓母妃把話講完吧”
看著怡妃近乎懇求的眼神,桑清漪內心萬般掙扎,終是選擇了妥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