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十八章:人生何處不相逢?好吃的牛油鍋底!

熱門小說推薦

<!--go-->

“老吳?這麼大陣仗?”

在2006年,私家車遠不如現在發達,楊漢友帶著兒子一路風塵僕僕的坐小巴車,將近一個小時後才來到了江平縣城。

看著會議室裡烏泱泱的一片人,楊漢友不禁喉頭有些發乾。

“沒關係,你不是想要政策扶持嗎?”

“這種事我也做不了主,必須得大家聽過之後再做討論。”

吳和平笑了笑,目光看向旁邊的楊青時,“怎麼樣?敢上去試試嗎?”

楊青時無所謂的攤了攤手,在來之前他就做好了準備。

桃花島專案想要順利進行,肯定離不開政策的扶持,那麼今天這場考校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拒絕了秘書遞來的檔案,在楊漢友略帶擔心的目光中,楊青時快步走進了會議室,微微一笑,站在了講臺上。

慫是不可能慫的,畢竟這件事可關係到他未來的商業佈局。

看著楊青時稚氣未脫的模樣,臺下眾人稍稍起了些嘈雜。

今天被陳伯鈞召集到這裡的,幾乎是大半個政府班子,就連下面鄉鎮的人也來了不少。

可即便如此,還是不少人紛紛在心裡打起了嘀咕。

讓個熊孩子給他們上課,不是瞎胡鬧嗎?

“呵呵,我知道大家心裡都有疑惑。”

“不過剛才那份報告你們也看了,我把別人作者請來,有什麼問題你們大可以現場提問。”

陳伯鈞壓了壓手,打斷了眾人的議論。

就算是他,到現在也不敢相信,眼前的這個年輕人能寫出如此宏觀的發展報告。

今天正好趁這個機會,試試這小子的成色。

“我先來,我先來!”

“大家都知道江陰鋼廠是著名的國企,在我們好幾個鎮上都有分廠,眼下經濟效益還算不錯,我們為什麼要放棄呢?”

首先發難的是個發福的中年男人,陳伯鈞的話剛剛說完,他就忙不迭的站了起來。

四合鎮一直都把江陰鎮視作競爭對手,他很想搞清楚吳和平接下來的路數。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詳細看手上的那份報告,裡面提到了四個字,叫可持續發展。”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世界上鋼鐵產量最大的國家,可雖然量上去了,咱們的質還差了不少。”

“隨著加入WTO後,許多行業都日漸趨於國際化,如果不改革,不走出一條新的路子,未來的經濟頹廢指日可待。”

面對提問,楊青時毫不露怯。

重生前豐富的經濟理論,加上超前的經歷和目光,讓他毫無困難地侃侃而談。

“提出問題簡單,但我們要怎麼實踐?”

“江陰鋼廠每年為咱們縣裡提供了多少稅收,想必在座的各位心裡都有數。”

“難道現在就為了子虛烏有的經濟情況,改走一條更冒險的路?”

楊青時的話音剛落,另一個人就直接起身提問。

“知易行難,一葉障目。”

“首先,我並沒有說要改變江陰鋼廠,而是強調要改變供給側結構,不再單純的依賴鋼鐵行業。”

楊青時目光凌厲,言語如刀。

雖然還穿著沒來得及換下的校服,但逐漸攀高的氣勢,隱隱將在場諸人全部壓下。

“沒錯,你也說了知易行難。”

“你報告裡所謂的文旅發展,在我看來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紙上談兵,大家連飯都吃不飽,哪有心思旅遊?”

質疑聲源源不斷,一個人剛剛坐下,另一個人又迫不及待的站起身來。

“膚淺!你知道在過去十年,我國經濟增長了多少?”

“在未來十年中,這個數字只會呈幾何倍數遞增,今天為經濟發展破壞環境,以後肯定會付出更大的代價來買單!”

楊青時不僅毫不怯場,聲音反而越來越大,目光如炬,竟是讓人生出難以直視的錯覺。

坐在末座的楊漢友目瞪口呆,嘴巴大到能生吞下一顆雞蛋。

臺上的這傢伙,真是他兒子?

這小兔崽子,什麼時候這麼能說會道了?

要知道在座的這些人,可都是各鄉鎮縣的領導。

怎麼看上去楊青時像是訓兒子般,把這些傢伙訓的連頭都抬不起來?

而就在距離他不遠的地方,一個學生模樣的年輕女子,正伏在一位老人耳邊,小聲的說著話。

“老師,這小子好厲害!”

“咱們研究的課題,他怎麼都知道?”

望著臺上意氣風發的楊青時,女生不由咋舌驚歎。

看他身上穿的校服,應該就只是個高中生而已,沒想到會有這種驚人的水平。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在這小小的江平,竟然會出現如此妖孽的年輕人,著實令人驚歎啊!”

這位髮鬚皆白的老者,渾濁的眼眸中,盡是驚歎。

原本他只是帶著學生回家省親,順帶接受邀請前來,哪會想到能遇上如此精彩的一幕?

“各領風騷?”

“老師,你這話就嚴重了吧?”

年輕的女學生撇了撇嘴,話語間有些吃味。

她的這位老師,在國內都是著名的經濟學家,門下弟子更是人才輩出。

還從未聽這位老者,對哪個年輕人有如此高的評價。

“呵呵,嚴不嚴重就是一句話而已。”

“我們接著聽下去就好。”

他這學生天賦極好,可就是女孩子,心眼太小了些,日後格局也只怕是有限。

此刻臺上的楊青時,自然不知道這些。

面對各種刁鑽的問題和質疑,他都表現出了極高的專業素養。

“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快,經濟文化復興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我國消費者群體龐大,市場價值不可估算,青山綠水,一定就是金山銀山!”

“諸位切不可因眼前的蠅頭小利,而錯過了時代發展的高速列車。”

“我們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為什麼不能把它利用起來?”

“供給側改革,絕非朝夕之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我們的目光一定要足夠長遠,才能贏得時代的滾滾紅利。”

楊青時說完最後一句話,全場皆寂,再也沒有一個人站起來反對。

良久之後,陳伯鈞才激動的站起身來,帶頭鼓起了掌。

毫無疑問,楊青時今天這番話,帶給了他們無比強烈的衝擊。

許多理念,省內各級領導都還在不斷的研究摸索,而這位年輕人,卻給出了一套相對完整的體系。

只能用震撼人心,四個字來形容了。

“他娘勒,這下玩兒大了……這小子也太能忽悠了……”

坐在牆角的楊漢友,無語的扶了扶額頭,陷入了深深的惆悵。<!--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