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十幾匹戰馬沿著崎嶇的山路向北奔跑了大約三刻鐘的功夫,前面來到一處峭壁。沿著峭壁右側谷底繞行過去,右前方矗立著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這就是牙山的主峰——飛來峰。
要說這飛來峰名字的來歷,源自一段美麗的傳說。
相傳遠古時期,牙山一帶戰亂四起,民不聊生。牙山的百姓為躲避戰亂,紛紛拖家帶口躲進深山老林之中。其中有一戶人家,是一對父女,父親年老體衰,重病染身。女兒名叫雲姬,年方一十六歲,生得亭亭玉立、美若天仙。
父女兩人這一天相扶相攙著走在牙山坑窪不平的山路上,企圖躲進山中躲避戰亂。走著走著,老父親實在走不動了,父女兩人便坐在一棵古松樹下休息。
一路走來,父女倆從家中帶來的糧食和水已經用完。看著不停咳嗽氣喘的老父親,雲姬心痛萬分,她囑咐父親坐在原地不要亂動,然後,一個人爬到不遠處的一處山坡上採摘野果。當她滿頭大汗地兜著一兜野果回來時,老父親已經氣絕身亡。
雲姬不相信父親的死亡,不相信深愛自己的父親會拋下她不管。她口中不住地呼喊,用力搖晃著父親的手,希望父親能夠醒來。
可父親冰冷的身體告訴她——父親已經永遠地離開了她。
雲姬抱著父親的遺體,禁不住號啕大哭。她的哭聲驚動了從此路過的一位山神。山神望著痛哭不已的雲姬,心生愛戀之意。他搖身一變,化作一為翩翩少年出現在雲姬面前。他幫助雲姬埋葬了父親,並且領著雲姬找到一處位置不錯的山坡,幫雲姬用山中的木材搭起一座別緻的小屋小院,使雲姬在山中安頓下來。
雲姬從來沒有獨自一人生活過,而且在這荒涼的大山中,危險四伏,她便請求山神化作的少年留下來陪伴自己。
山神知道自己如果答應雲姬留下來,就會觸犯天條,惹怒天神帝釋天尊。可看著雲姬孤苦伶仃的樣子,山神便答應了她,留下來和雲姬作伴。
兩人相伴一起打獵勞作,共同建造他們居住的家園。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雲姬對山神化作的少年心生愛意。兩人便結為夫妻,在他們共同建造的家園中,過著幸福的生活。
後來,此事被上天的帝釋天尊知曉,天尊大怒,派出兩位天將前來捉拿山神。山神迫不得已,只得向雲姬坦陳實情。
望著已被兩位天將捆綁的丈夫,雲姬死死抱住丈夫不放手,苦苦哀求兩位天將放過自己的丈夫。
兩位天將被雲姬的一片真情所感動,便沒有強行帶走山神。兩位天將商量一下,決定其中一人留下來負責看守山神,另一位火速向帝釋天尊稟明實情,請求天尊的發落。
天尊感念雲姬的一片痴情,便給了山神兩個選擇:其一,迴歸神位,從此不再涉足凡間;其二,可以永遠和雲姬作伴,但作為應當遭受的懲罰,將被壓在他和雲姬共同生活的小院附近的山下,永世不得超度。
山神捨不得雲姬一人孤單地生活在大山之中,便毅然選擇了天尊給與的第二項選擇。
雲姬知道自己的丈夫竟然為了能夠與自己永久相伴,而甘願被永遠地壓在山下後。痛苦地緊緊抱住丈夫,唯恐自己一鬆手就永遠見不到丈夫了。
兩位天將等雲姬和丈夫話別完畢,便將天神從雲姬懷中強行拉出。
只見天宇間一道閃電劃過,伴隨著隆隆的雷聲,一座高大的山峰從天而降,將山神重重地壓在山下。
後來,為紀念自己的丈夫,雲姬自費在壓著自己丈夫的山峰上建了一座山神廟。每當懷念丈夫,雲姬便去到廟中祭奠,直到終老。
後世人們為紀念這位捨生取義的山神,便將壓在他身上的山峰取名飛來峰。
駱石印等一行人在大虎的引領下,和李舜臣的母親一起,穿過山坡上隱秘的森林,直到天黑時分,才攀到飛來峰峰頂。
一路上,經過李如珠的介紹,李舜臣的母親知曉了駱石印等人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她一聽說是大明宗主國的英雄前來相助,本想對駱石印等人施以大禮,但被駱石印勸住。對於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駱石印內心是充滿無限敬意的。一路之上,他始終以恭敬的態度,親切地和李舜臣的母親交談。從李舜臣母親的口中,瞭解到了一些有關李舜臣的情況。
李如珠和他的大伯大虎走在一起,兩人無非是談些關於家族裡的家長裡短。從談話中李如珠得知,自從大伯跟著三奶奶上山後,經常被派到山下刺探倭軍情報,他時常裝扮成瘋癲老漢的樣子,混跡於鎮上的角角落落。這一次就是他發現倭軍的行動後,上山報的信。
“大伯,今天在鎮上見到你蓬頭垢面的樣子,我還真沒認出你來。”李如珠對大虎說道。
“我也沒認出你來。出去這麼多年,樣子變化挺大,看來有出息了。唉!當年大伯要不是整天泡在酒缸裡,說不定也能像你一樣,憑著一身本事博取個功名啥的。可現在已經年歲大了,說啥也白搭了。如今只能跟著三嬸子打打倭國人,算是為鄉里的百姓做點實事。
“這不,今天我在鎮上看到倭國人到這來騷擾百姓,就趕緊回山報信。本想借機多殺幾個倭賊,解救鄉民。哪成想,卻中了倭賊的奸計,差一點讓三嬸落到敵人手裡。”大虎邊走便有些沮喪地說道。
“大伯,這也不能怪你,誰知道倭國人會來這麼一處呢。以後多加點小心就是了。”李如珠安慰大虎。
“咱們家族中可以說個個英雄,就是你那不成器的爹……唉,不提他了。”大虎說到自己的二弟,氣就不打一處來。
“真不知我爹是怎想的。非要當倭國人的保長。”
“好了,不提你爹這個窩囊廢了,今晚咱爺兒兩好好喝兩杯。”
“行。”
登上飛來峰頂,回目遠眺,牙山鎮的全貌一覽無餘。遠處的插橋湖和牙山湖就如牙山鎮的兩條透明的翅膀,在晚秋的黃昏中顯的虛無縹緲。
“前輩,這飛來峰果真是個好地方。”駱石印登上峰頂,看到這飛來峰山勢險峻,對李舜臣的母親說道。
“不錯,這的確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別看老朽手下只有區區幾十號人,這倭國人也曾經攻打過多次,可就是打不下來。”李舜臣的母親不無自豪地說道。
“阿瑪尼,在鎮上的打鬥中,你怎麼看出我是女扮男裝的。”葉茹柳一邊攙扶著李舜臣的母親,一邊好奇地插嘴問道。自從離開王京後,這一路走來,她始終女扮男裝。
“別看老太太我年近六旬,可耳不聾眼不花。我不但看出你的女兒身,而且我可以斷定,你還是一位巾幗英雄。你眉宇間的這股英武之氣,很像我年輕時的樣子。你這閨女,我喜歡。”李舜臣的母親無比親切地摸一下葉茹柳的臉蛋。
“阿瑪尼過獎了。”葉茹柳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今晚好好陪老太太我聊聊天。你看我整天和大虎他們這幫大男人摸爬滾打的,也沒個貼心的人陪我說說話。”李舜臣的母親看來是要挽留駱石印他們留駐。
“我也很想和你老人家聊聊。”因不知道駱石印是否決定讓小分隊在山上過夜,葉茹柳並沒有直接答應李舜臣母親的請求。
“駱大人,你看天要黑了。我今晚要盡地主之誼,好好招待你們這幾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當然,山上的條件是簡陋了些。不知可否給老婆子一個面子,今晚就在此住下。”李舜臣母親對身旁的駱石印說道。
“前輩,我等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正好也可好好聽一聽你老人家的教誨。”駱石印爽快地答道。
“教誨倒是不敢當,只是幾位英雄要途經此處南下,老朽或許能夠提供些幫助。”
“那駱某先行謝過了。”
在飛來峰的中央部位,一座破敗的山神廟格外顯眼,不知它是不是傳說中雲姬所建,看來早已無法考證。
沿著山神廟東側一條人工踩出的蜿蜒小路繞過去,面前現出一處丈餘高的洞口。洞口站著兩名持長刀的壯漢,兩人見李舜臣的母親率眾走到近前,趕緊打招呼:“大頭領,回來了。”
“去,通知廚子好好準備一下,今晚我有重要客人要招待。”李舜臣的母親朗聲命令兩名門衛。
“是,大頭領。”一名門衛應答一聲,轉身向洞內跑去。
走進洞內,眼前立刻顯出一處較大的空間,這是山上弟兄們的議事大廳。幾根天然形成的粗壯的石柱立在大廳的四周,每根石柱上都綁著一把粗大的火把,火把火焰烈烈,將整個大廳照的狀如白晝。
由於火把的燃燒,整個大廳內瀰漫著一股濃重的松子油燃燒過後散發出的特殊香氣。
大廳的中央擺放著一條長長的石桌,石桌兩側整齊地擺放著兩排石凳。看來這議事大廳也是山上弟兄們的餐廳。
議事大廳的後方,蜿蜒錯落地延伸著幾個深洞,經過巧妙的佈置,這幾個山洞便成了山上弟兄們休息入住的房間。最裡邊的一間是李舜臣母親日常居住的地方。
晚宴還算豐盛,無非是一些山珍野味。大虎則取出自己珍藏的兩桶倭國清酒,熱情地招待駱石印等人。這酒是在突襲一處倭軍哨所成功後繳獲的戰利品,大虎一直捨不得喝。
由於有了白天共同對敵的經歷,酒桌上的主客雙方很快就推杯換盞、相談甚歡。
“駱大人,要想從此地向南去往全羅南道,必須要經過鎮子南面倭國人設定的一處哨卡。由於牙山鎮地處南北交通要道,倭國人對過往路人盤查得很嚴,如果沒有倭國人頒發的通行證,很難透過。”酒過三巡,李舜臣的母親對駱石印說道。
“那此處還有沒有別的道路可走?”駱石印問道。
“有倒是有,只不過要繞一個大圈子,那得多走七、八天的路程。”李舜臣的母親說道。
“我們想盡快趕往全羅南道,繞道遠行不妥。”駱石印說道。
駱石印心裡有自己的打算。經過白天鎮上的遭遇,駱石印感到了事情的嚴重,看來倭國人想透過採用一些卑劣的手段來脅迫李舜臣就範。
既然今天他們綁架李舜臣母親的計劃未能得逞,保不準倭國人會暗中派人行刺李舜臣。如果李舜臣有啥閃失,對整個朝鮮的衛國戰爭乃至大明的安危,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自己必須率領小分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李舜臣的水軍大營,以便使他能夠及早有所防範。
但是,面對李舜臣的母親,駱石印又不敢說出自己的擔憂,免得她老人家為自己的兒子擔驚受怕。
“三嬸,要不明天我率山上的兄弟們護送幾位大明英雄來個強行闖關。”大虎有些喝多了,滿嘴噴著酒氣高聲嚷道。
“不行,倭軍哨卡內駐有二百多人的兵力。硬闖不但於事無補,還有可能傷及幾位大明英雄。”李舜臣的母親當即否決了大虎的建議。
“能否找人幫忙搞到幾張通行證?”李如珠提議道。
“對,珠兒,你的話倒是提醒了我,有一個人或許能夠幫上我們的忙。”李舜臣的母親眼前一亮。<!--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