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八章 龍川江畔鐵索寒

熱門小說推薦

<!--go-->

順著村內小溪邊上的一條土路,向南走出大約一里的路程,就來到龍川江邊。

龍川江呈西北至東南流向,滾滾江水發源於村子西北方向的大山之中,江水穿山越嶺,流至眼前的位置時流速已顯著放緩,但江面卻突然變得寬闊。

站在河的北岸向南岸望去,對岸的大山隱在茫茫的晨霧之中,若隱若現,虛無縹緲。

兩條粗壯的鐵索懸在河的上空,伸向對岸,這就是村裡人日常出山的唯一道路。

村裡的頭人領著眾人爬上鐵索橋的北端,只見兩條粗壯的鐵索被綁在兩塊巨石上,鐵索上橫穿著一個自制的正方形鐵籠子,籠子約有半人多高。出山的人們需要站在籠子之中,依靠雙手牽拉鐵索,帶動鐵籠在鐵索上慢慢向前滑動,才能到達對岸。

由於常年同鐵索摩擦,鐵籠上部的橫樑已被磨出一處月牙狀的凹槽。

目測鐵籠的大小,一次最多也就可容納四、五人同時過江。

行前,駱石印和休能簡單地和眾人一起分析了一下目前的敵情。從前幾次被堵截的經歷來看,倭國人很可能已經封鎖了這山內的各個路口要道。作為出村的唯一通道,眼前的鐵索橋是否已被敵人從另一端封鎖?值得懷疑。

懷疑歸懷疑,此橋是大家過江出山的唯一通道,總得試一試。

“方丈,讓我們打頭陣吧!”金光寺的不嗔和尚率先請纓。

“好,大家千萬小心。一有情況立刻回撤,不可冒進!”休能對不嗔等人點點頭。

不嗔和另外四名金光寺武僧依次登上鐵籠。

為安全起見,村內頭人特意從村裡帶來兩條粗麻繩系在鐵籠上,並讓村裡的兩名壯碩的年輕人站在鐵索北端的岩石上,握住繩子的另一端,一旦有情況,立刻回拉繩子,以使鐵籠內的人儘快回到北岸。

“注意安全!”駱石印向已在鐵籠內準備出發的五人揮揮手。

籠內五人揮手向大家致意。

不嗔和尚率領大家用力地牽拉鐵索,鐵籠慢慢地向南岸移去。

霧中的龍川江江水靜靜地在腳下由西向東流淌著,北岸的景物越來越模糊。

南岸越來越近,已經能夠模糊的看到南岸江邊茂密的灌木叢。

“大家放慢速度,慢慢靠岸!”不嗔小聲地命令大家。

不嗔的話音剛落,就見對面山上的草叢中一陣響動,十幾條黑洞洞的槍口指向鐵索橋上的不嗔等人。

“不好,倭國人,趕緊向回拉!”不嗔大叫一聲,五個人忙亂地轉過身去,向北岸的方向用力牽拉鐵索。

“呯、呯、呯……”倭國人的槍響了。隨著一陣鳥銃射擊的聲音,鐵籠的五人全部中彈。

“有情況,趕緊拉繩子!”站在北岸岩石上的休能大吼一聲,快速跑過去,和兩位負責拉繩的年輕人一起用力回拉繩索。

駱石印、石朗、施天濟、巴烏等人也紛紛跑過來,一塊用力往回拉繩索。

鐵籠很快就被拉回北岸,不幸的是,籠內五人三死兩傷,不嗔和尚壯烈犧牲。

“不嗔,你醒醒啊!”休能緊緊抱著自己的愛徒不嗔的屍體,老淚縱橫。

好在倭國人的鳥銃屬單發火器,發射完後需要重新裝藥,在他們準備發第二槍之前,鐵籠已被拉至射程之外。兩位受傷的武僧只是肩部有些擦傷,幸無大礙。

“看來此路不通!”駱石印凝望鐵索,面色冷峻。

的確,倭國人已經用火器封鎖了對岸,此時如果僅憑兩根鐵索強行透過,無異於以卵擊石,結果只能是自取滅亡。

無奈,一行人只得留下幾人守衛鐵索橋,其餘的重新返回村子,另謀新策。

大家懷著沉痛的心情埋葬了三位死難的金光寺僧人,休能望著不嗔等三人的新墳,久久不願離去。

午飯後,心情稍微平復下來的休能方丈和小分隊成員以及村子的頭人召開了一次簡單的會議,就下一步的去向進行商討。

“要不俺帶領幾個弟兄強行衝過鐵索橋,殺對岸倭國鬼子一個人仰馬翻!”施天濟率先大聲發言。

“不行,對面的倭軍不是一般的敵人,他們是配備了鳥銃的敵軍精銳,硬衝肯定不行!”葉茹柳表示反對。

“那也不能在這幹待著!”施天濟有些沉不住氣。

“老施,先彆著急,這不,大家正在想辦法嗎!”謝元說道。

“這東、西兩面的山上有能出去的路?”石朗望著村裡的頭人問道。

“這兩座山據說綿延數十里,其間多河流、斷崖、深谷及猛獸。老夫世代生長於斯,還未聽說過有人能夠翻越兩山,安然出去的。”頭人情緒低落地說道。

“這兩座山不能作為我們選擇出路的首選。在茫茫大山中行走,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風險,比如滑坡、泥石流、猛獸襲擊等。而且一旦被困於其中,食物、水源這些日常生存所需的給養,都有可能成為我們致命的危險。”巴烏對在山中生存多少有些瞭解,他向大家分析了他所知道的在山中行進的各種風險。

“不錯,在不熟悉地形的深山中行軍,確有諸多不可預知的風險,這些風險都有可能成為阻礙我們出山的障礙。”休能對巴烏的觀點表示贊同。

“大家開動腦筋再想一想,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能出去。”駱石印啟發大家。

“老丈,我們能不能乘伐順著河流東下,再尋機上岸找尋出路呢?”大家沉默了一會兒,李如珠問村內頭人。

“這個……以前村裡從來沒有人做過此事,還真不好說。”頭人不置可否。

“老丈,可否幫我們製作幾隻竹筏?我進村時看到村西的山上有一片竹林。”駱石印覺著李如珠的建議可以一試,便問村裡頭人。

“這沒問題。”

“那我們準備何時動身?”休能問駱石印。

“最好是在晚間,這樣可避免被倭國人發現。”。

“老丈,這一隻竹筏之上最多可站多少人?”休能問頭人。

“大約可站十人。”

“一下午的時間,能否幫我們製作六隻竹筏?”駱石印問頭人。

“應該可以。你們如果今晚急著動身的話,我這就去召集村裡的青壯年製作竹筏。”

“事不遲疑,有勞老丈費心了!”駱石印向頭人拱手致謝。

“好,我這就去召集人。”頭人說完,起身離開。

頭人走後,大家又對乘伐順流東下的注意事項及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和溝通。

經過近三個時辰的忙碌,戌末亥初,六條長長的竹筏完整整地安放在村西那片竹林東側的空地上。

為了增大竹筏的平穩性,頭人命伐竹人挑選竹林中最粗的竹子,作為製作竹筏的材料。

這片竹林的品種是素有“竹王”之稱的巨龍竹,竹子棵棵高大筆直,雄壯魁偉。每棵竹子均高可達30多米,最粗的徑粗30多公分。

竹筏的製作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先豎向把六根被鋸成十米左右的巨竹並排放在一起,再把五根被鋸成長度略長於六根並排竹子的寬度的竹子,橫向等距離放於並排放好的六根長竹之上,然後,用在油中浸泡好的粗麻繩,把每一處交叉的地方捆牢拉實,系成死結。

駱石印、休能從金光寺武僧中挑選出十二名水性較好的武僧負責撐筏。每隻竹筏上配備前後兩名撐筏工,他們和站在中間的其他人一樣,每人手中配備一根長竹。

頭人早已命人準備好晚飯,駱石印、休能等人吃過晚飯,和村裡的頭人及趕來送行的村民一一道別。

乘著夜色,眾人各自抬著自己乘坐的竹筏,在村裡安排的嚮導的引導下,沿著鐵索橋東側的山體悄悄地向下遊走去。

大約走了半里路程,前面現出一處坡度較緩的斜坡,大家順坡而下,來到龍川江邊。

“大家記住,竹筏之間一定要拉開一定距離,千萬不要離得太近。”那位負責撐頭筏的熟悉漂流常識的金光寺武僧小聲叮囑大家。

就這樣,在和村裡派來的嚮導道別後,一行近五十人分乘六隻竹筏,於夜色之中向著龍川江下游漂去。

夜晚的龍川江江面上泛起一層淡淡的水霧。遠望明月高掛,近觀山影朦朧;兩岸猿啼悽悽,林間鶴怨厲厲。

六隻竹筏依次排開,依著水流的速度時緩時急地向前移動。

站在竹筏上的人們此時的心情一如這夜晚的龍川江,空蕩、低沉、悲傷。

想一想這一路走來,那些為救大家擺脫困境而壯烈犧牲的人們,大家怎能安然前行,心無旁騖呢?

葉茹柳和石朗同乘一隻竹筏,葉茹柳站在石朗的身前。眼望兩岸群山緩緩移向身後,兩人誰也不說話,只是靜靜地體味這四周的空濛夜景。

竹筏順流而下,不知不覺中已過去近兩個時辰。後半夜的河面上愈加清冷溼涼。

竹筏的行進速度不經意間開始加快。隨著竹筏快速前行,河道兩邊的山體也變得越來越窄。

“大家站穩,身體儘量降低重心,前面有激流險灘!”隨著撐筏人的高聲提醒,石朗和葉茹柳感覺自己的身體猛地前傾,竹筏在水中的行進速度瞬間加快。筏體由於水流的作用,劇烈地晃動起來。

“蹲下身去,站穩。”石朗一隻手握住竹竿,騰出另一隻手將身前葉茹柳的身體扶穩。

“我沒事。石朗哥,你自己站穩就可以了。”葉茹柳高聲對身後的石朗說道。

竹筏依然沒有平穩的跡象。遠處的明月和兩岸的山體劇烈的搖晃起來,筏體就著水流的起落忽高忽低。濺到筏上的江水浸溼了大家的衣服。

水流湍急的河面上,隨處可見突出水面的岩石。撐筏人只得使盡全力,用手中的長竹不斷地調整竹筏行進的速度及方向,以避開這些足以造成筏翻人亡的明石暗礁。

“不好,前面是一處下洩口,大家趕緊想辦法靠岸!”最前面的撐筏人的大聲呼叫起來。

緊隨著他的呼叫,前方傳來巨大的水流下瀉的轟鳴聲。那聲響氣勢宏大,如萬馬奔騰。

看來這水流下瀉的落差相當大,如果不能趕緊靠邊上岸,一旦隨水流墜落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聽到前面的喊聲,後面五隻竹筏上的人們不敢怠慢,大家一起用力,竹撐、手劃或者腳蹬筏邊的岩石,相繼靠到岸邊。大家相互幫助,陸續登上河右側岸上。

飄在最前面的那條竹筏由於水流湍急,無論筏上的眾人如何努力,都沒能使竹筏從激流中擺脫。眼見竹筏順著水流急速下行。

在這萬分危急時刻,坐在筏上的巴烏情急之中看到岸邊岩石之中有一株古柏,他立刻取出圍在腰間的赤瓜鷹爪追魂索,擰身用力,丟擲追魂索。追魂索準確地抓住古柏彎曲的樹身。坐在他身邊的施天濟伸出雙手,兩人一起用力,依靠追魂索的牽拉力,竹筏慢慢停在水流中間。

筏上的其他人也過來幫忙,希望把竹筏拉至岸邊。可這時的竹筏已臨近下洩口的邊緣,湍急的水流形成一種巨大的阻力,無論大家如何用力,竹筏都難以移動,只能勉強地浮在原地。

情況萬分危急,如果不能及時擺脫目前的困境,一旦大家體力衰減,極有可能導致筏毀人亡。

已經登岸的人們這是紛紛順著山體爬過來施救。

“堅持住,千萬別鬆手!”一位登岸的撐筏人一邊高喊著,一邊把手中的長竹伸向水中筏上的人們。還好,長竹剛好能夠夠到水中的竹筏。

其他幾位撐筏人也如法炮製。就這樣,除緊拉追魂索的巴烏和施天濟外,竹筏上的其他人及跳跳相繼被拉上岸來。

“兄弟,把索交給俺老施,你先上去!”施天濟大聲對巴烏說道。

“你先上,你不懂這追魂索的用法!”巴烏大聲反對。

“哎呀,不就一條破繩子嗎,有啥稀罕的!”施天濟不顧巴烏的反對,想把巴烏推離竹筏,使其上岸。可就在這時,岸邊岩石中的那棵古柏被連根拔起,巴烏和施天濟身體立刻失去平衡,跌坐在竹筏上。

巴烏見岸邊伸來的一根長竹就在施天濟面前,他飛身雙手用力前推,幫施天濟抓住那根長竹。

施天濟被大家合力拉上岸來。巴烏卻被水流捲走,瞬間消失在飛瀉直下的洪流之中。

“巴烏兄弟,俺的好弟弟啊——”被救起的施天濟衝著飛瀉而下的江水,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哭嚎。<!--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