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go-->
這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村子東、北、西三個方向的山嶺,像母親環抱嬰兒般將小村攬於懷中。
三面環山的村子,安然坐落在視野下的山谷中。山谷呈南北走向,地勢北高南低。
一條蜿蜒的小溪從東北方向的山上涓涓流下,從村子西側輕輕地拐一個彎,然後順著山勢,匯入南部谷口處的龍川江。
越往下走,小村的輪廓佈局越發清晰。
此時正值做早飯時間,裊裊炊煙升起在村子上空。
村子北邊是一片繁茂的松林,樹種主要以海松、落葉松為主,其間還夾雜著瓣楸、胡桃、崖椒、猴楸等油料樹木。
一群貪食的短尾鸚鵡可能受到小分隊的驚嚇,正驚慌地從林子上空飛起,向東邊的山上飛去。
村子東邊是一個規模不大的牧場,成群的山羊、奶牛悠閒地在牧場上啃著牧草。三隻長毛牧羊犬坐在牧場邊,悠閒地眯著眼睛。
從村子東北山上流下的小溪,流經村子南側一片較開闊地帶,水面逐漸變寬,形成一條寬約十米左右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幾名貪耍的村童正挽起褲腿,站在河邊淺水處相互擊水笑鬧。
駱石印、休能等人從山坡上走下,來到了村子西邊的小橋上。小橋是一座有些破舊的單拱石橋,從山上流下的溪水緩緩地從橋下流過。
溪底長滿各種不知名的水草。一條粗大的白條錦蛇盤在溪邊的草叢中,身體正悄悄地向它身前的一隻草蜥靠近,準備發起致命一擊。
“咱們是不是先找村裡的頭人,讓他想辦法讓大家填飽肚子?”休能對小分隊的嚮導李如珠說道。
從金光寺逃出時,由於走得匆忙,大家也沒來得及帶多少乾糧和水。
“我看不用找村內頭領了,大家看,請我們吃飯的來了。”李如珠高興地說道。隨著他的話語,從村子裡走來一群青年男女,他(她)們統一穿著傳統的朝鮮族服裝,一邊載歌載舞,一邊朝這邊迎來。
“尊貴的客人,我叫韓忠秀,是本村村民,今天是我兒子大喜之日。是上天讓你們在此喜慶的日子裡光臨我們小村,請到我家中就座,分享我們的喜樂。”
從載歌載舞的隊伍中,走出一位同樣身穿民族服裝的長者,他來到駱石印、休能等人的面前,躬身施禮。
駱石印、休能等人趕緊還禮。
“這是當地村民的一種傳統風俗,但凡家中有人辦喜事,遇到村外客人路過,定要邀至家中,熱情款待。如果客人中有青年男女,還要從客人中挑選一男一女兩名相貌較好者作為新人的男儐、女儐,也就是伴郎伴娘。被選中的兩人和新郎新娘自己從好朋友中挑選的一對伴郎伴娘一起,組成數字成雙的伴郎伴娘隊伍,意即天作之合。”李如珠耐心地給大家講解。
“還有這等好事,那伴郎當然讓是俺來當。”施天濟興奮地擠到大家前面。
“得了吧,就你這樣,還不把人家新娘子嚇哭!”謝元戲謔地說道。
“俺長得……”施天濟剛想爭辯,駱石印揮手製止了他,“這個要由人家主人自己選。走,咱們別耽擱時間,先跟隨主人前往他家中再說。”
韓忠秀把客人引至家中,院子裡已經備好豐盛的酒宴。由於駱石印一行人數眾多,且喜宴需等到新娘子被迎娶過門後方才開始,韓忠秀便臨時從鄰居家中借來幾張大方桌放在院子裡,讓廚子把準備好的飯菜端上一些,先招待這些意外光臨的客人。
等小分隊員及金光寺眾僧吃完飯後,前來幫忙的鄰居收拾好桌子,端上香茶。
被選中做伴娘的當然是葉茹柳,她按照主人的安排,在一位年輕女子的陪伴下,先到屋內的沐浴房沐浴,然後換上傳統的朝鮮族服裝。
“姐,你這一打扮起來,可要壓過新年娘子的風頭了。你得收斂些。”謝元見到身穿朝鮮族民族服裝的葉茹柳走出門外,立刻開起玩笑。
“放心吧老弟,姐這次權當練練手,等你和柳瀅瀅結婚的時候,姐一定好好給你們當一次伴娘。”葉茹柳大大方方地說道。
新娘子是一位同村的年輕姑娘,她的家在村子東頭的一處高坡上。
按照村內風俗,葉茹柳在兩位中年婦女的陪伴下,先去新娘子家等候迎親隊伍的到來。
韓忠秀已為兒子備好了娶親用的牛車,車上鋪著大紅色嶄新被褥。
石朗被選為男方的伴郎,他同樣按主人的要求沐浴更衣。然後,和另外一名伴郎及兩名儐相一起,陪伴身穿禮服胸佩紅花的新郎前往村東迎親。
沒用多長時間,迎親隊伍便來到新娘子家。
石朗等人被安排在正房內就座,飲茶等候。新郎則被推進西廂房內。室內早已擺放好一桌豐盛的美食,美麗的新娘子見新郎進來,趕緊從座位上站起,親手為新郎斟滿三杯酒,新郎一一喝下。
接下來,新郎拿出一張乾淨的白紙,把桌上的美食各選一點,用紙包好,又從桌上拿了一瓶用青花瓷瓶裝著的白酒,走出房外,讓隨行而來的一位儐相把酒和用紙包著的菜送回自己家中,用以告訴家人女方招待熱情,婚禮將會順利進行。
隨後,女方家中一位中年婦女端來一碗大米飯,裡面埋著三個雞蛋。
新郎接過米飯,吃掉半碗米飯及兩個雞蛋,剩餘的米飯和雞蛋則由新娘子吃掉,象徵兩位新人在此後的日子裡共吃一鍋飯菜,有難同當、有福同享。
此儀式結束後,新郎新娘雙雙向女方老人跪拜叩頭,以謝父母養育之情及玉成之恩。
最後,在葉茹柳和女方找的另一位伴娘的攙扶下,身著民族服裝的新娘子登上男方迎親的牛車。伴郎伴娘則坐在新郎新娘的四周,負責照顧兩位新人。其他隨行儐相則步隨牛車趕回男方家中。
“回家了——”趕車人一聲長長的吼叫,把牛車故意趕進田壟之中。
顛簸的牛車讓車上的新郎新娘及伴郎伴娘前仰後合,一車人歡笑一團,樂不可支。
石朗緊緊握著葉茹柳的手,兩人四目相望,心中中充滿對未來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待與嚮往。
車到男方家門前,早有身穿民族盛裝的村民載歌載舞,喜迎新娘子的到來。
韓忠秀特意為趕車人單獨準備了一桌酒菜。趕車人吃罷酒宴,乘興又趕著牛車,載著坐在車上一直未下來的新娘新郎及伴郎伴娘,在村中吆喝著走了一圈,方才回到新郎家門口。
在伴郎及伴娘的陪伴下,新郎新娘步入院中,婚禮儀式正式開始。
擔任婚禮主持的是村裡的頭人,他是一位面相慈善的長者。
“父老鄉親們,在座的各位朋友們,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兩位新人喜結良緣,讓我們同歌共舞,共同祝願他們新婚幸福,百年好合!”頭人站在兩位新人面前,望著院子裡站的滿滿的人群高聲說道。
院子裡的男女老少立刻歡快地跳起舞蹈。
“下面請新郎向新娘行‘三問’之儀。”頭人提高了嗓門。
新郎新娘轉身相向站立。
“在我父母年老體衰之時,你是否願意和我一起侍奉照料他們?”新郎問新娘。
“我願意!”新娘子答道。
“我們將來會有許多孩子,你是否願意和我一起共同將他們撫養成人?”新郎接著問道。
“我願意!”
“你是否願與我患難與共,白頭到老,永不變心?”新郎最後問道。
“我願意!”
“好,請大家入席,開懷暢飲,共同分享兩位新人的新婚之喜!”頭人熟練地完成主持任務,坐到駱石印和休能所在的酒桌旁。
“山村鄉野沒有什麼好酒好菜,只能備些山珍野蘑之類的粗茶淡飯,還望兩位尊貴的客人千萬不要見怪。”頭人用有些歉意的口吻說道。
“老丈客氣了。我是這山中不遠處的金光寺的方丈,法號休能。我等冒然前來打擾,頭人不但不嫌棄,還如此熱情款待我等,真讓我等不知說什麼好。”休能說著,把謝元叫過來坐在駱石印身邊負責翻譯,“這位是從遙遠的大明來的尊貴客人,他千里迢迢來到我們國家,是來幫助我們的。”休能向頭人介紹駱石印。
“歡迎歡迎!尊貴的客人,我代表全村的老老少少敬你一杯。”頭人雖然根本就不知道大明是在什麼地方,但聽了休能方丈的介紹,還是非常虔誠地端起酒杯向駱石印敬酒。
“謝謝老丈!給您添麻煩了。”駱石印趕忙站起身。
“哎!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既然休能方丈說您是來幫助我們國家的朋友,那就是一家人,不用這麼客氣!”頭人認真地說道。
“那好,老丈,我敬你一杯!”駱石印幹了頭人所敬的酒後,端起謝元給他斟滿的酒,回敬頭人。
“好好好,喝!”頭人高興地和駱石印碰杯。
“老丈,我們出家之人不飲酒,我就以水代酒敬你一杯,謝謝你的盛情款待!”見駱石印敬完酒,休能端起眼前的水杯向頭人表謝意。
頭人同樣高興地和休能碰杯。
接下來,坐在同桌的石朗、葉茹柳、施天濟、謝元、巴烏、李如珠也依次向頭人敬酒致謝。頭人痛快地一一喝乾。
“列位有所不知,我們這小村三面環山,進出只有村南龍川河上的一處鐵索橋,外人是很難進入的。諸位英雄能夠從這後山的懸崖峭壁之上進入小村,真乃英雄之舉呀!老夫無比佩服。”頭人話中透露警覺,其話內之意,看來是對來客的行蹤目的頗感興趣。
“不瞞老丈,我們其實是被倭國倭賊追殺,才迫不得已攀越山崖,來到貴村打擾。”休能說道。
“?”頭人看來沒有聽明白休能的話,臉上現出疑惑的神情。
“老丈有所不知,我們國家目前正遭受大海彼岸倭國倭寇的入侵,大半河山已落入倭賊手中。這幾位大名的英雄就是前來幫助我們抗擊倭寇的。前些日子,我寺內眾僧和這幾位英雄從金光寺逃出,被倭國倭賊一路追殺,才迫不得已來到貴村的。”休能向頭人解釋。
“哦,我明白了。就譬如我們小村遭到外人入侵,而這幾位英雄是前來幫助我們守護村子,打跑侵略者的,對嗎?”頭人終於聽明白休能的話。
“對,就是這麼個意思。”休能用讚賞的語氣對頭人說道。
“那我們就更是一家人了。來,咱們共同乾一杯!”頭人臉上現出紅光,興奮地同大家一一碰杯。
“老丈,看來我們今晚要在貴村借宿,還望老丈您費心安排一下。”駱石印和頭人碰完杯,主動說道。
“這個……不是老夫不願收留你們。你們也看到了,我們這村子村小人少,總共才這幾戶人家,就是我們把房子全部讓出來讓你們住,恐怕也容納不下你們這幾十人。所以……”頭人有些為難。
“這村裡有沒有空閒的屋子?我們只要有個地方將就一晚就可以,並不需要非得住在住戶家中。”駱石印說道。
“有倒是有……只不過……”頭人慾言又止。
“老丈有話儘管說。”休能方丈說道。
“也許你們進村時已經看到了,在村子東面的牧場上有一座大房子,是幾年前村裡為看護羊圈的人所蓋。村子裡的羊晚上統一圈在村東的羊圈內,按照村裡規定:每晚有兩人住在那所房子內看護羊圈內的羊,各家輪流。可是,現在已經沒有人敢在住進那所房子裡了。”頭人說完,面露難色。
“為什麼不敢住?”頭人的話勾起謝元的好奇心。
“前些日子,不知何故,住在那所房子裡看護羊群的人都莫名地死去,已經死了六七個人了。大家都說那所房子內有鬼怪出沒。所以再也沒人敢去了。”頭人說完,臉上現出一絲恐懼。<!--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