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慕離風派人送了本書來,書裡夾了幾張紙,上面詳細寫了要他怎麼勸皇后、如何說。雖然太子對紙上的內容不是很滿意,但大局為重,只好勉強同意用那些話哄哄皇后。
是以這會兒,皇后忍不住抱怨了一句皇帝偏心之後,太子搖了搖頭,說道:“母后,有些話兒臣本是不想說明白的,但是您既然一直沒有看破,那兒臣只好直說了。”
太子抬頭看了一眼周圍的宮女太監,讓他們全下去了。又叫皇后的陪嫁宮女在門外守著,防止有人偷聽。
皇后疑惑地看著他:“你直說就是,母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確實不如旁人聰明,更比不上我兒睿智。你若是有什麼話,便同母後說說清楚,免得母后再給你添亂。”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太子鬆了口氣,開始按照慕離風寫的忽悠皇后。
“母后只看見離風受寵,卻沒看見兒臣因為親近離風得了多少好處。”太子壓低聲音,“離風入宮前,父皇對兒臣一向不算親近,母后自己回憶回憶,是否如此?”
慕離風入宮的時候,太子年方十五,剛剛入朝領事。但是在入朝之前,皇帝對太子確實說不上親近,只是給足了一國儲君的體面罷了。
不過他對兒子一向如此,其他幾個皇子也沒比太子好到哪裡去。所以出了個獨得聖寵的慕離風之後,可想而知宮裡的女人們有多嫉妒。
這些陳年舊事皇后都快忘了,現在太子一提點,她立馬想清楚了其中的關竅。還真是如此,慕離風入宮之後和太子關係親密,之後太子和皇帝的關係也迅速升溫。
只是皇后因為慢待慕離風而沒有得到皇帝的好臉色,所以她就沒有感覺。可太子與她不一樣,太子是真真切切地對慕離風好,所以也確實受到了因此帶來的好處。
“竟是如此。”皇后眉目舒展開來,“這麼說來,還多虧了離風那孩子。”
皇后忍不住嘆了口氣,按太子的說法,慕離風那樣的聖寵本就是嫉妒不來的,能沾光分一點已經算是不錯了。
“倒是便宜貴妃了。”皇后嘟囔了一句。
太子無奈地搖頭:“母后,貴妃娘娘這件事,也是有隱情的。”
皇后這下真的驚訝了:“有什麼隱情?難道不是因為她對離風好?”
“這只是一個方面。”太子只好把貴妃當年被害,而皇帝因為貴妃家世順水推舟讓她流產的事情說了一遍,“貴妃娘娘此生註定不會有自己的孩子,父皇處於愧疚補償貴妃,才會讓她撫養離風。而且,貴妃的母親、嫂子均出身慕氏,離風的父親正是慕氏族人,算上來還是親戚。”
皇后頓時同情起貴妃來:“我就說奇怪,慕家和陸家在宮裡培植起來的勢力那麼龐大,怎麼還能讓貴妃流產了。原來是你父皇出手了,呸,他可真不是個東西!”
只有女人才最瞭解子嗣對女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這個深宮之中。有兒子,最起碼日後太子登基了她還能封個太妃,如果兒子爭氣封王了,太妃就可以被接出宮奉養。而沒有兒子,以後只能被遣送到行宮守活寡,甚至有些皇帝會讓無子的妃嬪殉葬。
皇后聽了這些秘聞之後只覺得皇帝真是噁心人極了,虎毒還不食子呢,他連個孩子都容不下。
皇后執掌後宮這麼多年,雖然會利用宮規罰妃嬪抄書什麼的,但從來不會禍及子嗣。若是有妃嬪拿自己的孩子做筏子爭寵,被她抓到了絕對嚴懲不貸,還會讓其他人替那宮妃養孩子。
她最見不得和孩子過不去的人了,雖然不至於把別人的兒子當自己的,但她身為長輩,總該有一份慈悲心的。
太子聽著自家母后用市井潑婦的語言辱罵他父皇,想了想還是喝了口茶假裝沒聽見。他娘入宮之前雖然是小官家的女兒,但生母早逝,家中繼母又兇悍,母后為了自保只能彪悍起來,有時候甚至會直接動手和繼母撕。那些粗鄙的言行都是繼母故意放任不管,任由母后從下人那兒學來的。
不過太子也覺得皇帝過分了些,因而並沒有阻攔皇后罵街。
等皇后罵累了端茶潤嗓子的時候,太子又按照紙上所寫丟下第三個內幕:“兒臣這些年暗中查訪,倒是發現了一件事。”
“你說。”皇后冷哼一聲,“你父皇又做了什麼腌臢事兒?”
太子在心裡默默向皇帝道了聲抱歉,然後毫不猶豫地開始潑髒水:“兒臣懷疑父皇這些年對離風好,並不僅僅是因為真心寵愛離風。當年姑姑雖然同父皇關係好,可也不至於好到如此地步。”
“那你是覺得......”皇后腦洞一開,頓時懷疑駙馬和長公主的死也和皇帝有關係了。
她被自己的腦補嚇了一跳,忍不住瞪圓了杏眼。
好在太子並沒有這麼說,他很快把想岔了的皇后拉了回來:“兒臣懷疑父皇這是把離風立出來當靶子,他真正寵愛的是老六!”
“怎麼可能?!”皇后倒抽一口涼氣,“老六有什麼特別的?”
太子神情凝重:“母后您忘了?當年老六被周妃毒害,明明沒有成功,老六也安然無恙,但父皇卻對此事非常上心。他不僅賜死了周妃,還讓老六在宮外長大,防止宮內再有人下毒手。可宮裡被毒害過的皇子並不止老六一個,光是兒臣就遇到過幾回,更別提老二他們,為何父皇偏偏讓老六一個人出宮?”
“這......”皇后頓時懵了,她的腦子並不允許她能想通其中的關竅。
當年老六被送出去之後,宮妃們可沒覺得老六是受寵,反而幸災樂禍地嘲諷過六皇子生母瑾妃。因為皇子在宮外長大這種事情說出去不算什麼好事,反而有點像皇帝不待見這個兒子把他趕出宮去。
可現在換個方向想一想的話,好像太子說的也很有道理。這麼特殊的待遇,確實只有六皇子一人享受過。
“離風入宮時,老六正好兩歲,那段時間兒臣記得老六因為玉雪可愛聰慧靈敏很受父皇喜愛。”
六皇子早慧,雖然不知道背後瑾妃為此做了多少功課,反正兩歲的六皇子已經可以熟背三字經了。皇帝一度覺得六皇子是他兒子裡最聰明的,所以比其他兒子上心一些。
可惜瑾妃還沒來得及得意幾天,慕離風就進宮了,把她兒子的寵愛分過去了大半。後來周妃給六皇子下毒的這件事裡,瑾妃其實也動手了。她順水推舟把毒多加了一份放在慕離風飯食裡,而自己兒子這邊她則“偶然”發現有毒,讓兒子沒有中招。
但她低估了皇帝的能力,皇帝很快查出來瑾妃居然也動了手腳,而且是嚮慕離風下手,於是一怒之下命人把六皇子送走了。一是給瑾妃一個教訓,二是擔心六皇子在宮中時常與瑾妃相處會學了瑾妃的狠毒心思。
六皇子也是因此成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