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他們想要第一,咱們就把第一讓給他們好了,現在利康那邊的光刻機該降價了吧。”
周銘的簡單一番話,讓王如軍一下就打開了思路。
“對呀!原來我們為了彎道超車,必須搶在全世界前面搞出浸潤式光刻機,現在雖然王仲敏先搞出來,我們失去了先發優勢,但同樣意味著二線技術被淘汰,我們就可以全世界收購二手裝置,先鞏固二級技術再說,畢竟絕大多數晶片是用不到65奈米級別製程的。”
王如軍說的滔滔不絕:“而且現在王仲敏雖然搞出浸潤式光刻機,但並不意味著就能馬上量產65奈米晶片,甚至就連光刻機本身恐怕他都未必能首先拿到,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不愧是王如軍!
周銘讚歎,雖然後世很多人都稱王如軍是晶片教父,但事實上技術並不是王如軍的強項,行業規劃才是。
就像這次王仲敏先突破浸潤式光刻機的研發,儘管王如軍有競業協定無法真正全身心的投入進去,以及國內晶片技術積累的落後等等條件的制約,但總的來說,單論技術創新,王如軍確實不如王仲敏。
但王如軍真正的本事是統籌局面,是企業家,當初就是靠著一手逆週期建廠買裝置的神操作,後來才被委任德州儀器副總裁的。
再加上原本的世界線,國內在光刻機領域全面落後,但哪怕到了後世製程都已經推進到了5奈米以下,但落後三代的28納米制程,仍然可以滿足超過70%以上的市場需要,國內也正是靠著國內的龐大市場,硬生生一點點把技術吃上來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