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卷 北國春 第229章 天命昭昭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長達十幾分鐘的時間中,文昭閣內都是靜悄悄的,甚至是落針可聞,無論是朱明忠也好,顧炎武也罷,此時都沉浸於這種天下士人所追求最高境界之中。

天下大同!

這是何等令人激動的名詞,這正是天道所在,亦是天命所在!

誰敢質疑!

看著背對自己的的陛下,顧炎武似乎已經看到了,看到當朝廷意以分封促天下大同時,那些自許聖門子弟計程車子們,如何彈冠相慶了,看到他們將會如何欣喜若狂的跳上藩王的船,為藩王門出謀劃策,以教化四方,實現天下大同,這個聖人以及天下士人的畢生所願。

沉浸於這個願景之中的顧炎武,似乎看到了天下大同的那一天,當然,他並沒有完全迷失於其中,而是於一旁補充道。

“陛下,分封各國、以促大同,可若要將來天下大同,雖我華夏早已書同文,可還須語同音,否則,將來天下之人又如何交流?就像於兩廣任官,若是不會兩廣方言,必不能與百姓交流,今日分封各國於夷地,夷地夷語豈止千萬,當年蒙元入寇,尚不足百年,即已令漢人雅音於長江以北失正,清虜入寇不過區區十數年,既令京師漢音失正,各國分封夷地,若無語同音,他日必定正音入夷,若是如此,又談什麼化夷為夏,反倒是變夏為夷了,所以,以臣看來,各國必須讀同音,如此才將來的天下大同!”

顧炎武的建議,讓朱明忠不覺一愣,他幾乎本能的想到了現在於清河書院以及官場中必講以洪武正韻為基礎的官話。實際上,原本在明代以唐宋音韻基礎,參考中原雅音制定的《洪武正韻》,在明代並不像滿清文人汙衊的那樣“不大通行”,事實上《洪武正韻》在明朝屢次翻刻,影響很大,早就成為了明朝的官話即讀書音普通話,也正是明朝近三百年的努力,才使得蒙古元的那種“這店裡賣毛施布的高麗客人李舍有麼?”;“黃杏未有裡,大水杏半黃半生的有”似胡而非胡、似漢又非漢的“漢兒言語”,是到了明朝中期,才完全絕跡的,從而形成以《洪武正韻》為基礎的口語。而在滿清入關後,大明遺民對《洪武正韻》代表的明代“正音”的推崇,對於並不標準的口語方言,反倒是倍加牴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