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党項人手中掌握耕地的置換,是當下解決紅原諸多問題中的第一個重點。紅原的党項人不會耕田,但擅長放牧,讓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這是趙然做事的指導原則。
針對袁灝的提議,參與三都議事的白馬院幾位高道都開始小聲議論起來,他們其實已經在會議之前便收到了草案,也做過一些思考,故此交談片刻之後,便有人要求發言。
左巡照道:“置換之策是好的,我沒有什麼意見,但我想問一下,咱們對党項人耕地的置換,是懲罰還是鼓勵?抑或是平等視之?”
袁灝道:“自然是偏向鼓勵的,鼓勵他們將手中的耕地拿出來置換,當然也不能太過,趙方丈的主張,即大明百姓一視同仁,不能單純因為鼓勵而造成太大的偏頗。”
左巡照道:“既然如此,我認為置換比需要調整。”
“此言怎講?”
“我在松藩佈道十多年,知道松藩的草場以紅原最佳,但就算以紅原草場之美,一畝地頂天也就能養活五隻羊,或者半頭乳牛、耕牛之類,且半年就需輪換,此外,還需準備冬季的乾草。以此推算,一戶牧民若想放養五頭牛、兩百隻羊,便至少需要一百五十畝草場。”
不需要左巡照再多說了,大家頓時明白,以此置換的話,對党項人來說,是不夠的。
城外原有耕地兩萬八千畝,在李彥思、強雄謀反一案中,白馬院收繳了這兩個大戶四千多畝,則琿也自行認捐了一千畝,所以需要置換的是兩萬三千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