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前佛道之爭後,道門佔據中原大地,在廬山簡寂觀的強力推動下,挾大勝之威,對各地道門流派進行整合,大致實現了一省一閣、一府一館的修行格局,為各家流派劃定了修行資源的獲取範圍。
同時,簡寂觀還建立觀、宮、院三級俗道體系,以加強對朝政的監控,保證了信眾們信力的有效獲取。
作為失敗者的一方,佛門則不同。佛門被趕出中原大地後來到西方,建立大大小小的佛國。在這一過程中,佛門高層屬於潰敗方,並不具備道門簡寂觀那樣極高的威望,各家佛寺不經意間按照了實力高低和先後順序的規則建立山門,並自行劃分地盤——其間避免不了各種爭鬥,最終由佛門高層確認。
包括天龍院,其實也都是後來為了對抗道門才成立的。
所以有的寺廟佔據了好地盤,有的寺廟則去了相對貧瘠的地方,各家寺廟之間差距相當懸殊。
比如天馬臺寺,按照阿斯蘭的說法,這支佛門傳承抵達西方的時間比較晚,於是造成了今日的悲劇。
沒有信眾,沒有捐贈……
土地貧瘠,沒有田產……
靈眼稀薄,藥圃低產……
好吧,連趙然都聽不下去了,問道:“貴寺高僧沒有去向天龍院求助麼?都是佛門一脈。”
對於這個問題,阿斯蘭道:“如敝寺這等情況,所在極多,尤以賀蘭山南麓為盛,十三座寺廟,倒有七家與敝寺差相彷彿,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天龍院哪裡管得過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