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討,孔子覺得已經把自己的隻言片語連線成片了,形成一個整體了。有了完全的體系,找到了自圓其說的措辭。不!是找到了自圓其說的理論基礎。
但是!這只是他與曾參之間的事。
他向曾參提問,曾參能夠回答他。曾參向他提問,他也能回答曾參。表面上看!好像是那麼回事!可問題來了!你們兩人是研發者,自然能夠自圓其說。要是遇見一個外行呢?你怎麼解讀人家就是不懂呢?
比如說!當初老子向他解讀道家的“道”的時候,就出現這種情況:無論老子怎麼解讀“道”,別人就是裝著不懂。人家不接受你的“道”理論,就可以徹底地不接受你的“道學”。
不僅別人如此!就連他孔丘也一樣!他跟老子爭論時,就老是這麼來教條。結果!教條到老子生氣事情才結束。
其實!不是他沒有聽懂老子的解讀,而是!故意裝著不懂。只有裝著不懂,才能不接受你的道學理論。
現在!孔子覺得:自己也面臨著這個問題。
你說得再有道理,人家不接受怎麼辦?
所以!與曾參商議一番後,孔子決定:讓曾參出來找道家學說的人談談,聽聽這些人的見解。
他自己!自然是不會出面的。
再則!他的年齡擱在那裡,也不想出來。
自從子路死後,孔子很少出來走動。一切應酬,都是在家裡。只有很少的時候,迫不得已,才到曲阜城或者哪裡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