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紹晨讓盧刨兒把馬套到了四輪加長馬車上,到內城門外等他。他自己則又專程去叫上了倪破虜,三人一起往開封府去。
這加長車上空空的。也沒有設定小桌,按照朱紹晨的建議,只是豎的做了兩排的座椅,實際上大家都是對向坐的。類似現代的地鐵一樣的座位。沒錯,假如沒座位,你也可以站。所以嚴格來說這輛車可以載二十多號人,但是如果是二十多號人一起在車上,車子裡面肯定擠死,而且兩匹馬肯定是不夠的了。
現在車上就坐著朱紹晨和倪破虜,自然顯得很是空曠。朱紹晨沒有讓倪破虜和盧刨兒坐一塊,一則是車子很空,二則是有事想問問他。
朱紹晨見倪破虜還是悶悶不樂的,說道,“破虜大哥,你最近這是怎麼了?”
“殿下,沒事,屬下原本就話不多的。”倪破虜回道。
朱紹晨看了看倪破虜,也便不再說話了。自從他和慕容珊珊定親後,倪破虜就好像變了個人,他又怎麼能不知道呢。可是有些事情他不能說。
這時盧刨兒也已經把車駕馭到了開封府衙門。
朱紹晨下了馬車,那衙役對朱紹晨早已是眼熟得緊了。連忙把朱紹晨往府衙裡頭引,再打發了個白役去通知陸知府。
朱紹晨也不上後堂了,這巨大的府衙,他還沒怎麼走過呢。索性就慢悠悠的到處轉轉。進了大門右轉,看著遠處有個水池,他便直接向那水池走去,站在水池邊上等著知府大人。
那水池的邊上還有一個碑,上書“明鏡湖”三個大字。這開封府衙門還真有意思,這麼一個小水池竟然也自稱是湖了。
“王孫殿下,您來啦。”陸知府這時也到了。兩人之間其實也慢慢有了一絲默契。說起來也算是莫逆之交了。朱紹晨的年齡也就相當於陸知府的子侄輩而已。
“昨日我便有言在先,今日要來拜訪大人的,大人還記得否。”朱紹晨笑著說道,他和陸知府現在可不算陌生了。
“殿下,您今兒來又是有何貴幹啊。我這開封府可和福王不一樣,我不需要歌姬。”陸知府開玩笑道,卻不料朱紹晨根本就聽不懂他的意思。
“歌姬?來可不是和大人說那事的。小子昨日和大人說的那個四輪大馬車,小子已經駕馭到了府衙門前。還望大人一起試乘一番。”
朱紹晨說道,雖說昨日陸知府大致瞭解了這車子,但是沒有搭乘過就沒有話語權。
朱紹晨一定要徵得陸知府的意見,只要陸知府覺得不錯,那自然就可以在開封城裡暢通無阻了。
至於開封府內的那祥符知縣,朱紹晨根本就沒有必要知會他。正所謂‘三生不幸,知縣附郭’,那祥符縣令就是這麼一個悲催的位置。
陸知府聽罷,自己早已對坊間傳聞的四輪馬車有一些好奇了。這朱紹晨一邀請,自然滿心就答應了。
朱紹晨連忙請著陸知府上馬車,陸知府在車下卻好生打量了這車子,這加長大馬車沒有車門,前面就是空著的,四周的窗戶做的也不高,剛好人坐著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象。
這馬車更像是一個可以移動的亭子。其實盧刨兒也差不多就是按照這樣來造車的。只是上下的出口都設定在了前面。
看到那兩排座位如此簡陋,陸知府不禁皺了皺眉頭。盧刨兒就揚起了馬鞭。沿著朱紹晨早已經設定好的路線走了起來。
“陸大人,我就隨意解釋一番給你聽。好比咱們這一列車,乃是從永安坊過安業坊再到大寧坊。”朱紹晨說道,其實說起來很輕鬆,這三個坊可以說橫跨了整個開封城。
“從大寧坊出來後便直接開出宋門到我那還在建的‘超市’了。”朱紹晨說道。
“陸大人,永安坊的豆腐坊、染坊、寧鄉王府這三個地點都是要停的。我們在每個坊居民比較多的地方都設定了固定的停車位置。正式開始運營時,恐怕還要在這固定位置豎上一杆大旗,這樣別人才能知曉。當然這就需要大人您來批准了。”朱紹晨就這麼給陸知府介紹了一路。
陸知府也覺得這樣的四輪車倒也不錯,很能方便路人出行。忽然陸知府又想到個問題。
“只是,殿下,您這馬車的費用是幾何啊?”陸知府好奇的問道。
“一文即可。無論是全程還是半程抑或是隻坐到下一個站就下,都只收一文。”
朱紹晨回道。其實他當然是借鑑了後世的公交車了。
“只需一文即可從這永安坊到宋門外嗎?”陸知府問道。
“是的!”朱紹晨肯定的回道到。陸知府心裡慢慢盤算了下,一般來說如果請個車從永安坊出城至少也得要二十文了吧。
要是坐轎的話,至少得五十文才行。這樣算來的話,倒是這四輪車要方便不少。
“並且,如果來人是在我那超市採買滿三十文的話,還可憑藉當日的採買憑證,免費回程。”朱紹晨說道。
“殿下真乃是商業奇才啊。這樣怕不少人都願意去殿下的‘超市’去買賣東西了。連老夫都想去宋門外看看殿下的超市。”陸知府笑著說道。
“知府大人一起便是,剛好我今日也正要去那‘超市’看看修建的情況。”朱紹晨回道。
恰好此時盧刨兒也從大寧坊走過,準備出宋門了。遠遠的望去就看到那市場已經初具規模了,整體外圍的圍牆已是完工了,七尺多的青磚圍牆把整個超市給圍了起來。
在圍牆中間則是一個兩丈高的大門,門上那掛招牌的地方還空空如也。
現在除了裡面建築的屋頂和裝飾,其他都弄好了一大半,朱紹晨都不得不佩服湯和教士的統籌修建能力了。
陸知府從車上下來,仔細看著,和陸知府以往見過的‘市’不一樣的是,這‘超市’竟然是一整個的迴廊構成的。
這個市場的店鋪都是四面空曠的,沒有圍牆,也沒有窗,只有四根柱子,坦白說就是一堆的涼亭。
再由迴廊連線構成的。朱紹晨為了設計出一個能夠遮風擋雨又不影響陽光照射的構造。只好犧牲了部分的密封性了。
畢竟這個時代也沒有電燈,沒有排氣扇。
“陸大人,這一片是肉食區。專賣各種肉食。”
“府尊,這是蔬菜瓜果區。”
“這是成衣區,銷售各年齡段的成衣,但是我還沒有找好相應的裁縫。所以目前只好先賣賣綢緞和布匹。”
“這裡賣的是農具和其他工具類的。”
……
朱紹晨一個一個的給陸知府介紹道。
陸知府發現這個市場裡面幾乎是應有盡有,小的繡花針,大到馬車轎子都有在售賣。
“如真是如此,那可是太便民了!”陸知府說道。陸知府都不禁有些新潮澎湃了,他雖是進士出身,早已沒有在民間採買物品的經驗了。
但是在中進士之前,他畢竟還是普通人,知道這買東西有多不容易,尤其那時在京城等候考試之時,時常要把時間浪費在採買生活必需品上。如今這位殿下似乎是要把買東西給簡化到一種極致了。
“王孫殿下,你好!呀!陸大人你也在。”這時候聽到一個外國人說話,不用猜也知道是湯和教士了。只是朱紹晨沒想到湯和竟然這時候還在工地上忙。
“教士,幸苦你了。這才幾天就已經初具規模了。接下來應該過不了十日就能完工吧。”朱紹晨問道。
“殿下,至少要半個月才是。你們大明的人做工真是不要命一般。我們在歐洲時候蓋一個屋子往往要大半年,你們大明卻只要短短几天就可以完工。”湯和教士看著大明的勞工一陣羨慕的說道。
“我在西方的時候,要是有您手下這樣的人,那我的城堡,恐怕也不至於花了五年時間才蓋好。另外你們這的燒磚技術實在太神奇啦。”
朱紹晨想,我們我大種花家蓋房子的效率,那是全球出了名的。基建狂魔你以為呢。
嘴上卻只是說,“主要是我們的房子都是木質的,你們都是石頭居多嘛。”
湯和想想也是,不過還是被大明百姓的蓋屋效率給驚呆了。
“教士,你的教堂蓋得怎麼樣了?”朱紹晨想起湯和是要蓋教堂的。
“殿下,我已經決定入鄉隨俗,也做一個青磚做的教堂了。我要用大明的技術加上我的設計做一個全新的教堂出來。”湯和得意的說道。
“這樣我才可以在三個月內,就竣工開始傳教。”
原來這洋鬼子想的是第一時間開始佈教啊,反正信仰自由。朱紹晨也不去幹涉。
“恭喜你啊,湯教士。”陸知府也過來恭喜道。他還真不知道這洋鬼子什麼時候被朱紹晨給挖來了。
“這都要感謝王孫殿下,給了我這麼大的一塊地來蓋教堂。上帝保佑你!”湯和說道。
於是在開封知府的支援下,朱紹晨的加長馬車公交系統正式開始試運營了。試運營期間當然也一樣收費。
但是搭乘的乘客,都可以獲贈朱紹晨定製的蒲扇一柄。
朱紹晨在蒲扇的正面和背面都用大字寫上了即將開業的超市---‘沃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