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就行。車子放這沒事的,咱們村沒那些偷雞摸狗的事,要是其他村子就不成了,大半夜的有人會過來偷油。”
“嬸兒,您別動,我這就給衝過去。這裡沒橋也太不方便了,要是發水車子不就被困在那邊了?”
姜媽媽卻不以為然,“對面就我們一戶人家建橋多浪費啊,以前景行小時候每次發大水,他就得頂著書包光著身子游過去。”
壽河村之所以得名是因為環繞村子的那條河宛若草書的‘壽’字,壽河村雖說是一條河,其實最淺的地方不過都沒淹沒成年人的膝蓋,踩著石頭就能過,也就是現在他們看到的這個地方。而最深的地方也不過是兩米多深,那一面有條吊橋,沒有扶手走起來搖搖晃晃的。每年雨季的時候就會漲水,但是最多也就從膝蓋漲到腰部。
肖揚以前沒聽過這事,他城市長大的覺得十分不可思議,“那也太危險了,那時候河水很急吧?要是出事了可咋辦。”
“那也沒辦法,條件就這樣。不過要是水太急了就不去了,景行每次都會哭鼻子。”姜媽媽想起從前景行的糗樣不由笑得更歡起來。
那時候姜高山已經比景行高快一個腦袋,虎頭虎腦的,每天都護著景行過河。夏天還好,最怕就是冬天,雖說平時走慣了一般不會出事,可難免會有打滑的時候,冬天跌進水裡甭提多痛苦了。幸運的是家裡近,掉水裡之後趕緊回家換衣服灌姜水,倒也沒引起很嚴重感冒。否則在那個年月,發個燒也能死人的。
肖揚不解道:“這麼不方便咱當初你們搬到那邊來住?大部分人不都在這邊住的嗎?”
姜媽媽嘆氣道:“這些都是些老黃曆了,不提也罷。不過雖說有些不方便,但咱們自個住一處也挺清靜的。咱們這平地少,你看村裡這麼多戶人家擠在一起多難受,房子挨著房子的,說話大聲點隔壁都能聽見。”
肖揚點點頭贊同,“這倒也是。”
姜奶奶知道他們今天回來,老早就在門口的大坪上邊幹活邊等著了,一看到他們的車子駛過來便叫上姜爺爺在路口等著。
當初為了建房好運材料,專門弄了一條路通到家門口,而且還留了停車的地方。
景行一看到白髮蒼蒼傴僂的爺爺奶奶就不由紅了眼,自打懷孕之後越發容易多愁善感了。要不是鄉下人不習慣熱情外向的表達感情,他一下車就撲過去擁抱了。
“爺奶。”景行聲音哽咽,姜奶奶抹了抹眼淚,上下打量著,嘴裡不停的說道,瘦了瘦了。姜爺爺抽著旱菸,也難掩心中的激動,不斷重複:“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爺爺奶奶好,還記得我嗎?”肖揚笑得燦爛的打招呼。
姜奶奶看著來人,總覺得眼熟,想了想試探道:“你是揚子吧?”
肖揚這下眼睛直接笑眯成一條線了,“奶奶記性可真好,這麼長時間了還記得我呢。”
“哎喲,揚子都長這麼大了啊,這模樣長得可真好,跟小時候一樣一樣的。”
一旁的姜媽媽打趣道:“瞧瞧,你們小的一回來,就沒我啥事了,到現在你們爺爺奶奶都沒瞧見我也在一邊呢。”
姜奶奶白了她一眼,“就你事多,高山和他媳婦咋樣了?”
“他們兩個一個還做生意,一個還要開車,晚上再回來吃團圓飯。”
姜奶奶又往車子裡望了望,“咋不先把三個小的帶回來?你走了高山媳婦可忙不開了。”
姜媽媽眼神閃了閃,姜爺爺一瞧就知道不對勁,“怎麼了?高山媳婦孃家那邊又鬧什麼事了。”
景行聽這話愣了愣,這些年他很少回家,家裡的事也不太清楚。姜爺爺平常很少管事,讓他臉色這麼難看的肯定不是小事,不由望向姜媽媽,“弟妹孃家那邊怎麼了?”
姜媽媽道:“那邊現在消停了,你們別瞎猜,是因為老大的事。哎,咱們還是進屋再說吧。”
一聽是景行出了事,老兩口唬了一大跳,景行漲紅了臉,腦袋壓得低低的。這種事一而再再而三的說,很羞澀的好麼!
============================
作者有話要說:
圖樓裡看到的,好可愛~~
☆、第十二章
姜奶奶和姜爺爺知道景行懷孕的事並沒有多大反應,反倒因為之前的緊張鬆了一口氣。雖然有些意外,卻並沒多驚奇,畢竟有景行爸爸先例在前,只當作是遺傳了。反倒看到肖揚不僅沒嫌棄景行身子奇怪,還願意為了景行辭了城市裡的好工作,為景行感到高興。兩老活了這麼大歲數,啥事沒見過,雖然這樣的組合有些怪異,卻不會大驚小怪。
人生在世能有個知心人相伴,又有自己的血脈,挺好的。
女兒女婿年輕時候都沒找到好人家,姜高山那也有一盤理不清的帳,所以看到景行有個人疼著心裡總算有些安慰。他們年紀大了,也沒啥求的,就希望自個的子孫能過得好。景行雖然不是沒流著他們姜家人的血,可二十幾年的感情卻是真真的。
姜爺爺沒說什麼,只讓景行好好在家待著,讓他不用擔心。從前他們能幫他爸爸順利產下她,現在也能讓他順利產下孩子。還說姜奶奶雖然年紀大了,可腦子還清楚,肖揚又是醫生,到時候準備齊全,必會萬無一失。
而姜奶奶的心更大了,很自然的接受了這件事,而且滿臉都透著喜氣。一來家裡添丁,二來這意味著景行至少能陪他們兩老一年。
“現在小行和揚子在家了,又有了身子,家裡得多養些雞,還有菜地也可以再拾掇拾掇些出來。鄉下雖說沒城裡方便熱鬧,可都吃的都是自家種的,安心。我聽人說城裡吃的那些肉啊菜啊都是打了藥的,人吃多了不好。”
肖揚表示贊同,昨天在姜高山家吃了兩頓,明顯感覺到鄉下的青菜肉和城裡的不同。尤其那白切雞最容易品出來差別,因為沒有用什麼調料,完全是雞本身的味道和口感,感受更深刻。
“可不是,咱們這都是純天然無公害有機食品,這在城裡賣得可貴了,還不保證是真的。而且山裡空氣好,對景行和以後的孩子都好。瞧山裡的孩子多壯實,城裡的孩子就不行了,最容易生病了,都是空氣、水質差鬧的。”
景行聽到孩子什麼的,覺得十分尷尬,而姜奶奶被肯定卻很開心。已經開始盤算要養多少雞多少鴨新開多少菜地,甚至還想著要養頭豬。自打姜媽媽他們到鄉里住之後,怕老兩口在鄉里累著,不讓他們養雞鴨,就連菜地也是姜媽媽或者姜高山時不時回來拾掇的。
姜奶奶在鄉下習慣了,哪裡閒得住,又自覺身子骨還不錯,好幾次都瞞著他們折騰,有次為了種菜還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