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薛衍這般親自下廚煮飯燒菜的,實乃奇葩也。
被眾人視為奇葩的薛衍在酸菜還沒好的日子裡,接連吃了幾天的東北燉菜後,終於膩歪了。正好他拜託將作監製作的炒勺炒鍋等物也都做好了。於是薛衍便磨刀霍霍準備來一道東北赫赫有名的鍋包肉換換口味。
結果在準備調料的時候薛衍又蒙了。
蔥薑蒜醋之類的佐料倒是好找,可是做鍋包肉最關鍵的一味調料白糖卻是沒處尋。
薛衍忽然想起他曾經看過一本名為《廣陽雜記》的古書中記載過;明嘉靖前,世無白糖。閩人所熬,皆黑糖也。
薛衍突地抬頭看了眼滿是灰塵的帳頂,雙眼發直滿面悲催。
難道他為了吃一口鍋包肉,還要再發明一回白糖不成?
☆、馳報
第九章
有關於明代制白糖的技藝,薛衍記得《廣陽雜記》裡面記載的是“取泥加糖漿中,百試不爽。白糖自始見於世。”
而現代工藝制白糖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受到工藝流程及成本等多方面影響,我國最常用的卻是亞硫酸法。
可是這一時半會兒的,薛衍到哪裡去找提煉好的石灰和二氧化硫呢。
所以等到火頭營的火長和幾位兵卒準備好當日食材回營燒飯時,就見薛衍把好端端的黑糖熬化了放入鬥內晾涼然後往裡撒泥灰——
火長並諸位兵卒:“……”
眾人立刻舉頭望天,暗搓搓的想著老天怎麼還不打雷劈死這個浪費食材的乳臭小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